首頁 社會 正文

深中通道開通月余 粵港澳大灣區海上互聯互通提速升級

2024-08-26 16:04 中國發展網
粵港澳大灣區

摘要:深中通道所在的伶仃洋是廣州、深圳、東莞、中山等港口各類船舶進出珠江口的重要通道,港口年貨物吞吐量15億噸,日通航船舶流量達4000艘次。深中通道跨越了多條繁忙航道,船舶穿行深中大橋時需從規定的通航孔通過,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船舶的航行習慣。

中國發展網訊 朱杰、劉零芝、革軍、記者皮澤紅報道 近期,在深中通道突發急癥,是呼叫深圳120還是中山120成為了網上熱點。那么,在深中通道附近的海域存在類似問題嗎?具體的保障措施又是怎樣的?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進中山,深入了解深中通道給大灣區海上交通帶來的變化與挑戰。

靠前服務,打出安全保障“組合拳”

“在海上航行不存在類似的問題,只要撥打全國統一水上遇險求救電話12395,系統會根據信號所在水域自動轉接屬地海事、海警、應急管理、救助打撈等有關搜救單位,及時實施水上救援行動。”廣東海事局通航管理處黃曙路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解答。

據了解,管好用好深中通道,還存在其他方面的挑戰。“我們在通過深中通道附近水域時,橋上的燈光會讓我們看不清附近水域的助航標志,影響船舶及橋梁安全。”有船員向廣東海事部門反映。為此,海事與航標、引航及設計研究院等部門共同商議解決方案,最終決定通過采用調光、遮蔽、減少開燈數量、貼反光膜、加燈光罩等措施保證通航安全。

深中通道所在的伶仃洋是廣州、深圳、東莞、中山等港口各類船舶進出珠江口的重要通道,港口年貨物吞吐量15億噸,日通航船舶流量達4000艘次。深中通道跨越了多條繁忙航道,船舶穿行深中大橋時需從規定的通航孔通過,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船舶的航行習慣。

“為了解決航行習慣變化帶來的問題,我們制定的《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特別監管區管理規定(試行)》已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接下來,我們將通過組織開展深中通道橋區水域范圍研究,加速調整防臺淺水錨地,推動完善大橋防撞設施,及時更新海圖信息等一系列措施,打出管好用好深中通道的‘組合拳’。”黃曙路介紹道。

求實創新,按下融合發展“快捷鍵”

深中通道開通月余經深中大橋出海的船舶流量已破兩萬艘次,粵港澳大灣區各地間海上經濟互動往來頻繁,聯系密切。

在深中通道“翠亨東”出入口附近,新中山客運口岸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將開通中山至澳門機場等3條新航線。建成后,從中山到澳門機場碼頭僅需40分鐘,灣區聯系更加方便、快捷。中山海事部門現場勘查評估航路情況,將協調會開到現場,切實解決高速客船公司的實際需求,為航線開通打下堅實基礎。

深中通道的開通,進一步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航運要素的聚集。以前港澳籍船舶要在大灣區其他城市維修,需要辦理多項手續,還要進行拖帶作業,面臨很多不便。

“我們通過實行進出口岸便利通關機制,讓港澳籍船舶可直航到中山維修。港澳籍船舶只需持有有效的船舶適航證明材料,滿足最低的安全配員要求,就可以直航入境中山維修,該措施可為每艘次船舶節省費用超10萬元,助力企業降本增效,也帶動中山船舶維修業務增長了三成左右。”中山港口海事處副處長王維說。

在中山致洋船廠,記者看到有8艘港澳籍船舶正在廠房和船塢內進行維修。“現在從澳門直航過來修船非常劃算,給我們降低了不少修船成本。”正在中山修船的澳門船東鐘兆林表示。

此外,針對港澳籍船舶駕駛員不熟悉內地航道、水文及氣象等航行安全問題,廣東海事部門還為駕駛員提供了參考航路指引服務,不僅提高了船舶運行效率,還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加速了粵港澳大灣區航運經濟的融合。

協同聯動,實現制度規則“軟聯通”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地理空間聯系日漸緊密,除深中通道外,黃茅??绾Mǖ馈ⅹ{子洋通道等基礎設施也在加緊建設中。粵港澳大灣區的海事政務服務標準化、區域聯動一體化水平也在同步提升。

在珠江口特別監管區,海事部門實現了船舶航行計劃預報、船舶動態報告、重點船舶進出港監控、船舶進出港防臺、搜救應急和礙斷航交通組織等六個方面的一體化,“全鏈條”覆蓋水上交通組織全過程。

“一次報告,全程通行”的服務,進一步提升了珠江口航道和碼頭的使用率、船舶周轉率。“只需要在平臺上通報一次,就可以全程通行整個珠江口水域,大大縮短船舶等候的時間。” 中山海事局指揮中心主任楊照宏向記者介紹。

目前,粵港澳三地海事部門加強了協同合作,探索建設與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特點、航運行業特征相適應的海事管理模式,促進三地航運及相關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廣東海事部門與香港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數據實現共享,相互填補海事服務盲區;積極開發建設“智慧海事系統(澳門版)”,推動船舶信息化監管數據聯通;在船舶安全檢查方面實現了三地海事部門船舶信息共享、檢查信息互通、執法結果互認。

接下來,粵港澳三地海事管理機構還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非公約船舶安全檢查協同機制落地實施,實現粵港澳高速客船技術標準協同,進一步加強粵港澳交通運輸標準化協作,加速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航運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