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天津濱城高層次人才招引大會啟幕
摘要:線上1200余家企業提供1.2萬余個職位,參與人數達20.9萬人,達成就業意向1.1萬人,堪稱供需兩旺的人才盛會。
中國發展網訊 李攬月 李亞柯 記者朱波報道 3月29日上午,天津市第四屆濱城高層次人才招引大會在濱海新區文化中心舉行。本屆大會由濱海新區區委、區政府主辦,區委人才辦、區人社局及五大國家級開發區承辦。
作為“萬名學子濱城行”的首發大型活動,現場聚集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博邁科海洋工程、長城汽車等近200家企業,提供3500余個崗位,涵蓋信創、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區內重點產業領域。來自國內外數十所知名高校的近5000名青年學子踴躍參與,現場達成就業意向1500余人。線上1200余家企業提供1.2萬余個職位,參與人數達20.9萬人,達成就業意向1.1萬人,堪稱供需兩旺的人才盛會。
青春磁場:解碼濱城引才新范式
“搶抓引才機遇,迅速開展有特色、重實效、高水平的引才活動”,區委、區政府寄予厚望,區委人才辦、區人社局立即行動。北到松花江畔的“爾濱”,南到長江重鎮的武漢,組織多路引才“輕騎兵”,深入國內知名高校面對面發出邀約,天津市內高校更是“盡‘約’無余”。與此同時,通過網絡媒體等手段廣泛宣傳,積極邀約80余所高校學子廣泛參與,獲得數十萬人網絡在線關注。
請你來,更請你留下來!現場細節設計上,凸顯“濱城”引才誠意滿滿:設置濱城人才首站服務站,積極宣介各類人才政策,“吃住行娛樂游”全覆蓋。集聚十余個優質房源,向青年人才推介,提供“安居+樂業”的一站式保障服務。精心定制首批1000張文旅卡,囊括海洋博物館、航母主題公園等30余個天津市內著名景點,傾其所有,只為寵“才”。
“我是從網絡上看到濱海新區要舉辦這次盛大活動的,而且還預約發放文旅卡,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想深入了解濱海新區發展環境,尋找合適的就業機會。到了現場感覺還是很溫馨,到場企業和我的研究專業很契合,我已經投遞了幾份簡歷,對在濱海新區發展充滿期待。”來自北京工業大學的學生張天華說。
產業棋局:新質生產力精準落子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更是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中國式現代化“濱城”樣板的重要一年。新年伊始,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關懷下,濱海新區多種發展機遇疊加,產業蓬勃發展、創新勢能積聚、人才需求旺盛,創新活力強勢迸發,大項目好項目爭相落地,新質生產力發展涌動澎湃新潮。
產以才興,活水激蕩創新潮;才以產立,沃土孕育凌云志。產業和人才都對濱海新區發展前景充滿期待,積極“用腳投票”,這一點在今天的活動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區委區政府主辦,五大國家級開發區全部“重裝出列”。從時下爆火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到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石油石化產業領域,大模型算法分析師、鐵路信號設計師、計算機病毒分析師、虛擬仿真工程師……看得見的是人員招聘,看不見的是產業鏈、創新鏈的加碼布局。
創新無止境。增強科技創新引領力、支撐力成為新區新質生產力發展“主打歌”。濱海新區在合成生物等領域創建全國重點實驗室,一批技術創新、制造業創新和產業創新中心加緊孵化、脫穎而出。大會現場,帶有“生物”字眼的一眾企業、科研院所紛紛亮相:合成生物海河實驗室、丹娜生物、瑞普生物……以及創造了“二氧化碳變淀粉”科學奇跡的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研究所紛紛拿出高層次研發崗位,爭搶高端人才。活動現場還設置博士后工作站專區,20家企業參與,80余個博士后崗位虛席以待,到場博士現場達成就業意向30余人。
協同在加速。京津冀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正以“濱海時速”推進,奏響濱海新區融入京津冀的鏗鏘“進行曲”。今年新區將加快推進一批高鐵和機場改擴建等工程,強化京津冀港航資源共建共用,協同打造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在今天的人才招引大會上,中鐵、中建、中鐵建……一批“中”字頭企業“組團”延攬人才,為實現京津冀互聯互通蓄力。
生態筑基:打造人才發展熱帶雨林
人才之興,不在朝夕爭鳴,而在深耕不輟。一直以來,濱海新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以創新精神推動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聚力打造“智匯濱海人才節”活動品牌,展示“智匯濱海·領航未來”的引才盛勢。加快集聚人才,讓各類人才盡享禮遇、盡情逐夢、盡展才華。
打造“雙招雙引”互融模式。連續多年舉辦招才引智全國行活動,精選全國20個城市,30多個研發機構開展宣介,吸引超1000所高校、約2300個人才創新團隊參與人才節盛會。首次舉辦境外人才賽,在香港和新加坡設置賽區,在德國設置歐洲報名點,吸引來自21個國家(地區)、160個原創性、高成長性的海外高科技創新創業項目同臺競技。近三年入選的31名領軍人才所在單位注冊資本超182億元,員工2萬余名,累計實現營收超740億元,納稅額超過21億元。
構建“永不落幕”服務平臺。建立“有組織性”服務體系,構建“人才+政務+科創+金融+商務+知識產權”協同服務模式,從產業布局、企業培育、人才引進、協同創新和技術升級等維度提供產業發展指引。構建起首站服務生態圈,精準對接超1000個優質項目,已落地484個,總注冊資本近90億元。從“宜居宜業宜游宜樂”角度完善“人才首站”云端站,啟用京津冀(天津濱海)數字游民國際人才港,匯聚“政產學研金用服”要素,集成式設計全周期服務應用場景,形成扁平化引智矩陣。
營造“創潮涌動”濱城盛勢。今年,濱海新區將繼續舉辦“智匯濱海人才節”系列活動。從“禮才盛典”“遇見未來”“濱紛體驗”“城市風采”四個方面持續開展百余項特色活動。通過主旨演講、項目路演、創業培訓、文旅活動,彰顯濱城深厚底蘊,厚植育才興才沃土,為人才創業逐夢提供廣闊舞臺。
作為今年“智匯濱海”人才節的開篇之作,大會同步啟動“萬名學子濱城行”系列活動。將陸續開展“博士濱城行”“創業導師走進留創園”等系列活動40余場。隨著系列活動全面展開,渤海灣畔美麗“濱城”正以開放姿態續寫人才與城市的雙向奔赴,讓更多青年才俊知濱城、愛濱城,在濱城成就精彩人生!(李亞柯 攝影)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