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甘肅通渭:舊貌換新顏 避險搬遷開啟新生活

2025-04-03 14:12 中國發展網
易地扶貧搬遷 避險搬遷

摘要:2024年榜羅鎮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項目共安置2村40戶群眾,分別為榜羅鎮大莊村23戶和岔口村17戶群眾。

中國發展網訊 近年來,甘肅省通渭縣以“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生活好、能融入”為目標,通過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與易地扶貧搬遷“雙輪驅動”,累計惠及超8500戶群眾。搬遷群眾不僅告別了“窮窩窩”,更依托產業扶持與政策保障,實現了安居樂業。

圖為通渭縣榜羅鎮大莊村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新貌 張賽/攝

初春時節,走進通渭縣榜羅鎮大莊村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青瓦白墻的兩排新房格外醒目。23戶曾受地質災害威脅的村民于去年年底搬入新家。這兩天天氣暖和,住進新房的李小明一邊忙著收拾新家,一邊進行著舊宅拆舊復墾。

圖為岔口村村民在粉刷新房子 張賽/攝

“以前住在山腳下,路難走、房子破,現在房子寬敞明亮,出門就是水泥路。”李小明感慨,以后再也不怕房子不安全,孩子們回家都有地方住。

圖為搬遷戶李小明的新家 張賽/攝

搬遷不僅要“安居”,更要“樂業”。大莊村黨支部書記王永福告訴記者,安置點預留養殖空間,同步推進住房與產業基建,如暖棚牛舍配套,黃芪等中藥材種植,種養結合,兼顧生計與居住舒適度?;A設施與公共服務雙管齊下,搬遷成為群眾邁向幸福生活的起點。 “現在主要是舊址拆除和房屋平整,為了讓農戶們穩得住、可致富,今年配套產業,讓大家種植黃芪。”王永福說。

過去,地質災害隱患區的群眾常面臨“逢災必遷”的困境,榜羅鎮大莊村老莊社、岔口等村社曾因老宅地處隱患點飽受出行不便與安全威脅。如今,通過“政府配套+農戶自籌”模式,根據“10+5+N”等政策配套,提供每戶10萬元補貼及5年財政貼息貸款,科學規劃集中安置點,徹底解決住房安全問題。

圖為通渭縣榜羅鎮岔口村安置點 張賽/攝

2024年榜羅鎮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項目共安置2村40戶群眾,分別為榜羅鎮大莊村23戶和岔口村17戶群眾。

走進岔口村村民焦世堂的家里,二層小洋樓很是氣派,開春以來,他就張羅著房子的裝修,想起以前舊房子自來水管破后,房子地基下陷,他仍心有余悸。如今搬進新房讓他沒了后顧之憂。“要是沒搬下來,今年7月那場大雨,后果不敢想。”焦世堂臉上透著挪窮窩、換新顏的笑容。

“今年以來,榜羅鎮聚焦‘政策宣傳引導、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通過精準認定搬遷對象、逐村排摸、逐戶見面,確定避險搬遷73戶,抗震農房改造和土坯房質量安全提升684座。”榜羅鎮人大主席師國榮介紹,截止目前,5個村內安置點開工建設兩個,抗震農房開工150座。

從深山溝壑到川間平地,從危房舊舍到宜居新樓,通渭縣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統籌實施,全力推進實施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程,以搬遷為筆,繪就民生幸福畫卷。2025年,通渭縣計劃再搬遷1000戶,持續書寫“安居夢”與“致富經”的雙重篇章。包雪瑞 張賽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