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2025)》藍皮書公開發布
摘要:建議著力攜手港澳扎實推進大灣區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發展和安全,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
中國發展網訊 卓瑩瑩 記者皮澤紅報道 2025年4月10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廣東社會科學中心聯合發布了《廣東藍皮書:廣東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2025)》。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廷惠出席發布會并致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冀祥德視頻致辭。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喬中主持發布會,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向曉梅發布新書研究成果。
王廷惠在致辭中指出,《廣東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2025)》是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省委十三屆歷次全會精神,聚焦省委“1310”具體部署,長期跟蹤研究廣東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推出的智庫“拳頭產品”。她強調,該藍皮書系統總結了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鮮活實踐和寶貴經驗,深入剖析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和趨勢。希望藍皮書能夠一如既往地為省委、省政府的科學決策,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資政建言,為社會各界觀察廣東、把握未來提供專業視角和科學建議,以“智庫之力”服務“廣東之進”,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提供學理支撐和學術支持。
冀祥德在致辭中指出,202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為新時代廣東改革開放再出發注入強大動力。廣東藍皮書是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圍繞實現總書記賦予的使命任務,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期待今天發布的藍皮書在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出版工程中發揮更大引領作用,強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和廣東省社會科學在研創出版、重點項目申報等方面的戰略合作,為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社科智慧和力量。
《廣東藍皮書:廣東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2025)》一書由1篇總報告、16篇分報告組成,主要從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文化學、生態學等多個學科視角,以宏觀經濟、科技創新發展、產業發展、區域協調發展、農業農村發展、社會人口發展、文化強省建設、綠色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洋強省建設等為切入點,系統梳理2024年廣東“制造業當家”“海洋強省”“百千萬工程”等重點任務、重點領域取得的新進展新突破新成就,研判分析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難點、風險挑戰、格局趨勢,并提出優化發展思路、強化發展舉措、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研究主要發現:2024年,廣東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扎實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新質生產力加速培育形成,制造業“頂梁柱”作用充分發揮,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扎實推進,牽引帶動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初見成效,民生保障底線進一步兜牢兜實,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展望2025年,廣東將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更好調動各方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堅定信心和有力步伐推進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將增長5%左右,總量達到15萬億元左右。建議著力攜手港澳扎實推進大灣區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發展和安全,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