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是福鼎:一座濱海小城的養老革新志
摘要:地處閩浙兩省交界的濱海小城福鼎市,近年來全面推進“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部署,探索集機構、社區、居家“三位一體”的新型養老模式,推動養老服務從“老有所養”向“老有頤養”邁進,讓“養老”變“享老”。
中國發展網訊 武艷杰 記者丁南報道 幸福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或許是清晨惠老食堂里飄香的福鼎肉片,是午后社區活動室與老友對弈時的爽朗笑聲,是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護理員清晨那句“阿姨,今天血壓正常”……在福建寧德福鼎市,這些細碎暖心的畫面,正繪就新時代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城鄉新圖景。
地處閩浙兩省交界的濱海小城福鼎市,近年來全面推進“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部署,探索集機構、社區、居家“三位一體”的新型養老模式,推動養老服務從“老有所養”向“老有頤養”邁進,讓“養老”變“享老”。
多元機構養老
分層照護托起“銀齡港灣”
暮春四月,福鼎市龍人·伍心家園城市養老院靜臥青山碧水間,環境靜謐美好。
庭院里,陽光灑在地擲球場上,83歲的林瑞玲老人正與同伴揮桿競技,笑聲清脆。兩年前,獨居的她抱著“試住”心態入住養老院,,如今成了這里的“活躍分子”。“以前覺得養老院冷清,沒想到這里有醫生、護工,還有老伙伴,飯菜也香!”林阿姨的轉變,折射出福鼎全市機構養老從“兜底保障”到“品質升級”的跨越。
作為福鼎市規模最大的公建民營養老機構,龍人伍心家園以“分層照護+醫養融合”模式破解傳統養老痛點。
該養老院內劃分自理區、半護理區、全護理區及失能失智專區,配備智能護理床、無障礙衛浴等適老化設施,醫療室設備齊全,護理團隊24小時輪班值守。院內冷暖空調、數字電視、24 小時熱水、緊急呼叫鈴等一應俱全,還配套活動大廳、康復室、閱覽室、評估室、棋牌室等活動空間,護工悉心照料老人飲食起居,為老人構建起“幸福綜合體”。
“這位大爺愛打八段錦,那兩位是夫妻,這位阿姨阿爾茲海默癥需要特別照護……”福鼎市伍心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柯芳表示,該養老院會根據老人年齡、自理能力及健康狀況全面評估,劃分不同照護等級及特殊、專人護理,并量身定制照護計劃。
個性化康復方案更是這里的“秘密武器”?;加信两鹕男彀⒁坛跞朐簳r需輪椅代步,護理團隊為其量身定制“行走訓練+心理疏導”計劃:康復師每日輔助進行肌力訓練,社工安排開朗的蔡阿姨擔任“康復搭檔”,三個月后,徐阿姨已能拄拐獨立行走。“看著母親的變化,我們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女兒陳女士感慨道。
眼下,總投資3.6億的名京高端酒店式養老公寓,即將在福鼎投入運營,這是閩東首個規模最大的民辦普惠性養老服務設施。如今,從城市高端養老院到鄉村幸福院,福鼎市正積極構建分層化、專業化的機構養老網絡,為不同需求的老人筑起“銀齡港灣”。
15分鐘生活圈
解鎖“不離家”的幸福
上午 11 點,助老員小林提著保溫餐盒,準時為獨居的張大爺送來 10 元惠老套餐,這溫馨場景是福鼎市“15分鐘助老生活圈”的生動體現。
福鼎市民政局黨組書記丁宗明介紹,為順應絕大多數長者居家養老的習慣和意愿,近三年來福鼎市投入1700多萬元,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培育建設社區養老服務機構,依托智慧養老平臺和信息調度指揮中心,為全市符合條件的“6+1類”長者提供專業化養老服務,逐步建立“15分鐘助老生活圈”,為城區老人提供上門助餐、助浴、健康監測等“點單式”服務,彰顯城市溫度。
走進位于桐山街道的福鼎市居家養老專業化服務中心,墨香與歡聲交織,書畫室老者揮毫,棋牌室對弈正酣,舞蹈室銀發翩躚……長者們“把晚年過成詩”不再是空想,社區轉角處就有晚年幸福。
“既要守護身體健康,也要滋養精神世界。”福鼎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主任江鑫表示,中心年均舉辦 400 余場文娛活動,為長者構筑多維關懷體系。
江鑫介紹,中心由青鳥軟通團隊運營,日常開設有免費文娛空間、10元惠老餐及休憩區,滿足長者生活照料需求。同時,通過“每月電訪+雙月家訪”機制動態優化服務,聯合社區衛生院定期義診,實現醫養協同。
要實現家門口的“老有頤養”,福鼎的革新實踐還遠不止于此。位于桐城街道的寶龍世家小區,去年底投入運營2000平方米嵌入式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打破了傳統養老院封閉式管理的局限。三層嵌入式空間匠心布局,一樓設置健康管理中心和文娛活動區,配備長者食堂輻射周邊送餐服務;二樓居家照護區設置30張智能床位,24小時專業護理隨時響應;三樓打造智慧休閑空間,棋牌娛樂、陽光茶座等滿足多元需求。
“白天來玩,晚上回家,不舒服隨時能理療,這養老方式舒心!”兩位阿姨邊做足療邊樂呵道。作為省級為民辦實事項目、福鼎首家嵌入式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該中心通過“日間照料+短期托養+醫養結合”服務組合,實現“養老不離社區”的愿景,更好滿足老年人“家門口”高品質養老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化建設還在重塑福鼎市的養老服務新形態。福鼎亦生社工智慧平臺目前已對接 300 + 款物聯網設備,能夠實時監測和預警老年人健康狀況,子女可以通過手機隨時查看。
從“送餐上門”到“送醫入戶”,從“文化潤心”到“智慧監護”,福鼎正以“不離家的養老”重構晚年生活圖景。
城鄉協同發展
共富長卷溫暖“最后一公里”
在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時代浪潮中,當城市養老體系如繁花般日臻完善時,福鼎鄉村的養老服務也正經歷著一場深刻而溫暖的變革。
青山環抱的村落承載著歲月的靜好,卻難掩銀發群體的隱憂——空巢獨居、醫療匱乏……面對農村養老的困境,2022年5月,福鼎市啟動城鄉一體化居家養老服務項目,依托智慧養老信息化平臺,以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調度指揮中心,聯動17個鄉鎮(街道)、288個村居,為失能、空巢等“6+1類”特殊老年群體提供助餐、助浴、助醫等精準服務,實現專業照護全域覆蓋。
如今的福鼎,即便是在偏遠的村落,白發老人也能沐浴專業照護的暖陽。
位于佳陽畬族鄉象洋村的華德頤養中心,是一家“公建民營”鄉村養老院,依山傍水,環境宜人。中心共設有112張床位,配備了專業的醫療及護理團隊,目前已有70余名老人入住。
踏入華德頤養中心,暖陽輕撫,室內按摩椅、健身器等一應俱全。剛用過餐的老人們,或長椅上沐陽談笑,或電視機前悠然自得。醫務室里,透明格子盒里清晰標注著老人們的姓名、用藥時間,盡顯細致關懷。這座鄉鎮養老院,正以實際行動打破城鄉養老界限。
養老服務事業的蓬勃發展,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近年來,福鼎市不斷加大養老設施建設的財政投入,市政府籌資2億多元,通過實施養老補短板工程包項目,新建改建區域性養老中心13個,農村幸福院或孝老食堂56個,新建改建農村區域性養老中心、幸福院47所……
目前,福鼎市的養老服務網絡已全面鋪開,養老院成為鄉村“最美的房子”,全市鄉鎮(街道)層級在運營養老機構25家,社區(村)層級養老服務設施175處,床位總數5360張,千人比為52張床位,居寧德市首位。
“養老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丁宗明表示,隨著福鼎市“三提升一整治”行動的推進,即:養老服務質量再提升、養老特色文化再提升、養老機構與家屬聯動再提升、安全生產管理大整治,更多智能化設備、適老化改造、特色化服務將惠及城鄉老人。
夕陽無限好,何懼近黃昏?當夕陽的余暉灑向桐山溪畔,福鼎市正用“一碗熱湯的距離”“一座沒有圍墻的養老院”,書寫著中國式養老的溫暖答卷。
責任編輯: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