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船模主題文化館揭幕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田新元報道 4月22日,在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前夕,遠望樓賓館與中船集團七一四所聯手打造集軍旅文化展示、國防科普教育、DIY互動于一體的“遠望船模主題文化館”正式建成開幕。七一四所所長、黨委副書記張信學,賓館黨委書記、總經理吳小新共同為文化館揭幕,七一四所副所長肖澤,賓館副總經理袁野、汲傳國、劉磊等出席活動,并舉行了別開生面的“開船”儀式。
雙方負責人先后致詞,船海文化專家為大家詳細講述了“遠望”系列船舶的歷史和遠望精神的文化內涵。知識問答環節,到場的賓客們共同回顧了海軍歷程,了解了海洋艦船及遠望樓企業文化。
該主題文化館位于遠望樓賓館大堂北側,分為船模展示區、商務洽談區、文創產品售賣區和兒童樂園區,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模型均位列其中,最為矚目的是專為遠望樓賓館特別定制的長1.8米,重達120公斤的“遠望1”號金屬船模,成為“鎮館之寶”。
作為北京首個融旅酒店船模主題文化館,不僅為賓館的運營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為廣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船舶文化、感受遠望精神的全新平臺。遠望樓立足通過展示“遠望號”船模,講述遠望故事,培塑遠望精神,打造遠望品牌。未來,遠望樓賓館還將繼續圍繞“遠望”主題,推出一系列軍旅文創衍生產品、船舶主題下午茶以及科普教育活動,讓遠望船模主題館成為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優良傳統的重要窗口,讓遠望精神引領我們在征程上闊步前行。
遠望樓與遠望號的淵源
1967年7月18日,國防科委向中央呈報洲際運載火箭測量船隊總體設計方案,毛主席、周總理批準了這個方案。方案最終確定要建立一支由5個型號共12艘船組成的船隊,包括兩艘主測量船。1977年,我國兩艘航天測量船“遠望1”號和“遠望2”號在江南造船廠建成下水,時任國防科工委主任張愛萍將軍以毛主席手書、葉劍英元帥所寫七律詩《遠望》命名,獲得了各界一致認可。從此,“遠望”號系列船舶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重要象征。
1983年,國防科委協作站(遠望樓賓館前身)建成并投入運營,時任國防部部長的張愛萍上將親筆題寫館名“遠望樓”,寄托了對賓館的厚望。遠望樓賓館走過40多年的風雨歷程,曾接待過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圓滿完成多項重大保障任務。2019年,遠望樓賓館正式移交中國融通旅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繼續秉承“遠望”精神,追求卓越服務,成為中國融通旅業發展集團酒店業的引領者之一。
遠望精神和遠望樓文化
遠望精神的文化內涵主要有:胸懷祖國,獻身軍工;崇尚科學,追求卓越;不畏艱難,敢于拼搏;勇于創新,不斷進取。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面對國外技術封鎖的艱難挑戰,中國軍工人懷著對祖國的忠誠和國防科研事業的熱愛,一切從零開始,自力更生,先后攻克了船舶穩性、電磁兼容、導航定位、陸用航天測量裝備海用化等眾多技術難題,全國24個省市1180多個單位大力協作,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勝利完成了遠望1號、遠望2號研制任務,開創了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第一代綜合性遠洋航天測量船的歷史,開創了中國航天遠洋測控事業的新奇跡。
遠,達所未至;望,前所未知。遠望樓與遠望號,一動一靜,一陸一海,名字同根同源,都以“遠望”為魂,寄托了中華民族對高度的無盡向往與不懈追求。遠望船模主題文化館的開幕,不僅是遠望樓賓館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對“遠望”精神的深刻詮釋。
正如“遠望”二字所蘊含的深意。曾經的遠望精神是向無產階級革命的致敬,如今的遠望文化是對科技的無限渴望,不懈探索的精神,是向國家安防,軍事力量的一種致敬。遠望樓與遠望號,將繼續攜手前行,共同書寫國家繁榮富強、科技興國的輝煌史詩。
責任編輯:田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