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共青: “青春合伙人”共赴時代之約
摘要:今年全市預計將有約4.5萬名新團員入團,廣州共青團再添新鮮血液,以青春之名賡續紅色血脈,以奮斗之姿共赴時代之約。
中國發展網訊 穗團宣 記者皮澤紅報道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廣州共青團迎來了一批朝氣蓬勃的新生力量。4月29日上午,廣州共青團2025年新團員入團儀式示范活動在團一大紀念館舉辦,63名新團員代表光榮入團。本次活動由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廣州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越秀區總工會、共青團越秀區委員會、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承辦。據了解,今年全市預計將有約4.5萬名新團員入團,廣州共青團再添新鮮血液,以青春之名賡續紅色血脈,以奮斗之姿共赴時代之約。
誓言鏗鏘 青春向黨立鴻志
在莊嚴嘹亮的國歌聲中,入團儀式正式拉開序幕。新團員代表高舉右拳,在廣東省優秀共青團干部王勃的領誓下,許下“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的錚錚誓言。隨后,《團章》、團徽、團員證與“團員的權利與義務”被鄭重授予新團員代表,象征著信仰的傳承與責任的啟程。團市委相關負責同志勉勵新團員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希望諸位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成長融入國家發展藍圖,在奮斗中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讓青春與時代同頻共振。”
新團員代表王相力感慨道:“能在中國共青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舊址上宣誓入團,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戴上團徽,是責任的開始;捧起團員證,是信仰的延續;踐行誓言,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其言辭懇切,道出了全體新團員的心聲。大家紛紛表示,將努力學習,并積極投身志愿服務,在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讓青春綻放更絢麗的光彩。
廣州市恒福社會工作服務社行政專員李楠作為優秀團員代表,分享了自己扎根鄉土、聯結青年的奮斗故事——她在鄉野間開拓鄉村研學路線、宣傳推廣“沃野鄉伴”大學生公益微創投項目,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青年當與時代同頻共振”的深刻內涵。“鄉村振興需要更多青春力量,愿你我皆為燎原星火。”李楠的寄語點燃了現場青年的熱血。
全運聚力 志愿燃情啟新程
活動同步發布《青春合伙人,志愿燃全運》倡議書,為第十五屆全運會倒計時200天注入青春動能。當百年榮光與灣區脈動同頻共振,當青春賽道與全運盛會激情相遇,廣州共青團號召青年勇當經濟發展的青春尖兵、爭做賽事服務的青年先鋒、樂為文明新風的青春代言,通過思想引領、崗位建功、志愿服務等多元形式,以青春之名共赴全運盛會,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州實踐貢獻青春力量。
據主辦方介紹,目前廣州正以全運會舉辦為契機,以志愿服務為紐帶,開展“青春合伙人”計劃,組織新興領域青年群體結合行業特點、自身特長投入全運志愿服務,打造多領域、多形式的“青春合伙人”志愿行動,通過志愿服務“小切口”助力粵港澳三地融合高質量發展,營造青年與城市在雙向奔赴中共創未來的發展氛圍。在場青年代表無不動容,紛紛表示將以“主人翁”姿態投身城市發展,以東道主風范迎接八方來客,在為全運會添彩、為城市奉獻中實現自我價值,讓青春與盛會交相輝映。
當天,團市委還聯合市委社工部、市市場監管局、市政協提案委等單位召開了新興領域青年代表座談會,深入了解新興領域青年群體發展現狀及有關訴求,來自法律、自媒體、外賣、快遞等熱門領域的青年翹楚共話成長,青年社會組織負責人、青年志愿者代表、青聯委員、政協委員等代表從關心新興領域青年成長發展、推動新興領域青年為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等角度參與座談。
廣州市政協委員、廣州市青聯副主席、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主任陳廣鵬,廣州市自媒體協會秘書長吳曉敏,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主任、廣州青年志愿者協會副秘書長翁浩潔等新興領域青年代表在座談會上結合自身的發展經歷與行業現狀觀察,從“新興領域青年的發展困惑”“新興領域青年如何與城市共融成長”等方面進行分享,為青年與城市共融發展提供了嶄新視角。
“希望能在廣州打造中小學校街舞大賽或者校園街舞品牌賽事,把街舞引入校園課間操,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新興領域青年代表、廣東省青少年街舞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吳艷結表示,很高興能在新興領域青年代表座談會上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思考,也通過此次座談會看到了青年群體互幫互助、群策群力的熱血奮斗圖景。
沉浸追光 紅色基因永賡續
活動尾聲,一場別開生面的“團一大廣場劇本游”在東園舊址展開。“一百年前,這里究竟發生了怎樣驚心動魄的故事呢?那些先輩們是懷著怎樣的勇氣和信念,走上了這條艱難的抗爭之路?”青年們穿梭于省港大罷工紀念館、全國總工會舊址等地,通過實地旅學、戲劇表演、分享互動等環節,以情景演繹與史料探秘等形式,“沉浸式”重溫1925年風起云涌的工人運動。
“這是很新奇的體驗!演員們的演繹和互動讓我們對偉大歷史、對青年的勇敢和智慧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廣州市自媒體協會秘書長吳曉敏的感言道出了活動深意,引發青年們共鳴,“革命先輩的勇氣令人震撼,新時代青年更應傳承這份熱血,賡續紅色基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劇中歷史愛好者角色李純的扮演者、越秀區“新青年”宣講隊隊員王佳禾動情地說道:“作為‘新青年’宣講隊成員,我有幸參與了《省港風云:1925》紅色劇本的演繹,并在其中飾演一名對省港大罷工充滿敬意與好奇的青年歷史愛好者。在演繹的過程中,我深深代入了我所飾演的角色,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省港大罷工的勝利絕非一蹴而就,而是千萬人用血肉筑起的長城。這段歷史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將它傳承下去,讓更多人了解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主辦方介紹,“團一大廣場劇本游”旨在以創新“職工思政大講堂”的形式喚醒歷史記憶,讓大思政課走“新”更入“心”,激勵青年賡續紅色基因,在時代浪潮中勇毅前行,吸引更多新興領域的青年職工走進工會組織的活動中,在潤物無聲中筑牢團結奮斗的基礎。其不僅在劇本創作中歸集了省港大罷工紀念館、全國總工會舊址紀念館、團一大紀念館三座歷史建筑的歷史背景和故事,還通過戲劇演繹的形式探討了共青團如何動員和組織青年參與工人運動,增強公眾對青年工人運動歷史的認識,激發青年職工對歷史的興趣和參與社會變革的熱情。
傳承不息,奮斗不止。新團員的加入為廣州共青團注入蓬勃生機,新興領域青年的智慧碰撞為城市發展拓寬視野。這場儀式與對話,不僅是青春的集結號,更是使命的接力棒——以信仰為帆,以實干為槳,廣州青年正昂首邁向新的征程。
責任編輯: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