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普華永道報告:31%內地高管對其企業未來12個月收入增長“非常有信心”

2021-06-01 17:31 中國發展網
普華永道 經濟增長 企業家

摘要:普華永道報告顯示,中國CEO對未來12個月的全球經濟增長仍保持樂觀態度,71%的中國內地CEO預計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將會改善,31%的中國內地高管對其企業在未來12個月的收入增長前景“非常有信心”。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普華永道日前發布的第24期全球CEO調研中國報告《疫情時代的中國企業再定位》顯示,盡管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在2020年出現收縮,但中國CEO對未來12個月的全球經濟增長仍保持樂觀態度,71%的中國內地CEO預計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將會改善,31%的中國內地高管對其企業在未來12個月的收入增長前景“非常有信心”。

普華永道中國市場主管合伙人梁偉堅表示:“疫情給全球經濟和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由于中國防控措施相對成功,在政策支持措施的推動下,經濟、社會和企業正在走向復蘇。疫情影響促使中國高管重新評估他們的決策并對企業進行重新調整,以靈活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確保業務經營的可持續增長。”

中國CEO認為在未來12個月對其公司的整體增長前景最為重要的三大市場(中國內地除外)包括日本(33%)、德國和美國(31%)。香港特別行政區的CEO將中國內地(69%),美國(36%)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亞和日本(14%)視為對其整體增長前景至關重要的主要市場,而全球高管們優先考慮的主要市場仍為美國(35%)、中國內地(28%)和德國(17%)。

中國高管把疫情、貿易緊張局勢和關鍵技術人才的短缺這三大威脅納入其戰略風險管理活動,全球高管在戰略風險管理活動中則主要關注疫情、網絡安全威脅和技術變革的速度。  

當被問及哪些地區是CEO最優先考慮的境外投資目的地時,中國企業高管選擇了亞太地區(65%),“一帶一路”沿線國家(57%),其次是歐盟地區(49%)。另一方面,香港地區的CEO瞄準了亞太地區(68%)和東盟國家(37%)作為境外投資目的地。

雖然在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生存是當務之急,但高管們也在研究如何在不久的將來拓展業務。為了推動未來12個月的收入增長,CEO們的主要計劃是提高運營效率、促進有機增長或推出新產品或服務。較少受訪者計劃開展外部活動,例如并購或建立戰略聯盟或合資企業。

疫情促使企業重新思考未來三年的長期投資。大部分中國內地高管表示將投資于研發和產品創新(中國內地70%,全球58%),其次是數字化轉型(中國內地68%,全球83%)、實現成本效益(中國內地65%,全球76%)以及促進有機增長(中國內地65%,全球63%)。

大多數中國內地高管表示未來三年將增加網絡安全和數據隱私方面的支出(中國內地64%,全球72%)以及向可持續發展和ESG計劃配置更多資源(中國內地60%,全球60%),但將其列為優先事項的受訪者比例明顯較低。

此外,調研結果顯示,人們逐漸意識到對利潤和傳統財務報表以外的重要事項進行衡量的重要性。在中國,創新、勞動力管理實踐、宗旨和價值觀被評為最需要衡量和報告的三大影響領域。

38%的中國內地高管表示,“收入更加公平”、“勞動力的健康和福祉”以及“多元包容的員工隊伍”是企業應優先實現的前三大目標。64%的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管認為,“技能熟練、受過教育和適應性強的員工隊伍”應是企業的優先事項。

梁偉堅認為:“疫情影響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意味著企業高管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重新評估企業宗旨,重新思考戰略,重新考慮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

責任編輯:崔立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