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都:田家溝里“鱘”出致富路
摘要:2018年,經過在四川眉山等地多番考察學習,在外務工多年的田秋花和丈夫商議決定返鄉創業,在家鄉發展高端冷水魚項目,成立了田家溝生態魚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并開始動工修建魚塘,2019年7月22日,魚塘正式投入使用,開始養殖中華鱘。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楊麗君 記者王斌報道
“搞養殖一定不要急于求成,必須持之以恒去做。”今年,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隆興鎮木林溝村田家溝生態魚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又擴大了鱘魚養殖規模。
2018年,經過在四川眉山等地多番考察學習,在外務工多年的田秋花和丈夫商議決定返鄉創業,在家鄉發展高端冷水魚項目,成立了田家溝生態魚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并開始動工修建魚塘,2019年7月22日,魚塘正式投入使用,開始養殖中華鱘。
“自然生態是我們發展中華鱘養殖的最大優勢。”田家溝生態魚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負責人田秋花指著養魚場介紹,經過專業檢測,這里不僅水量豐富,而且水質很適合養殖鱘魚。
記者看到,這個約1000平方米的養魚場坐落于深山峽谷,漁場旁邊水流淙淙,崖上草木蔥翠,不時有飛鳥盤旋,山谷河水叮咚,夾帶著絲絲涼意……
“這里養殖的中華鱘因為生長周期長,基本兩年才長到1.5斤,因此肉質非常緊致,客人口碑很好。”田家溝生態魚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養殖人員介紹說,最開始投放的3000尾魚苗,現在已滿兩年時間,基本長到1斤半到兩斤之間,已經開始向周邊村鎮售賣。
記者了解到,去年受暴洪災害影響,養魚場設施毀損嚴重,養殖的魚也損失了兩千余條,但目前已經全部修復完工。良好的市場前景為田家溝生態魚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注入了動能,從開始養殖3000多條,后來發展到9000多條,如今大小育苗已達到18000多條。
“預計明年會真正見到效益,按照一斤45元的市場價算,預計收益可達40萬左右。”田秋花如是介紹。
“我們鎮政府也和武都城區尚好佳等超市、飯店談了基本的銷售意向,養殖的鱘魚也將穩定銷售到周邊縣、市。以后將在標準化健康養殖示范、產業發展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好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武都區隆興鎮鎮長王翔說。
小富帶大富,實現共同富。隨著以后的發展,田家溝鱘魚養殖將進一步穩定擴大規模,并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主導,使其成為一張特色名片,真正為當地老百姓致富拓寬渠道。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