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山西:引才育才并舉,用才留才并重 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2021-08-30 14:49 中國發展網
山西 育才并舉

摘要:近年來,山西省各級各部門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大力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全省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呈現加速發展、全面推進的良好局面。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崔志強報道 8月26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省“十四五”規劃各專項規劃系列解讀新聞發布會的第十一場發布會,主題是山西省“十四五”人力資源開發、教育改革發展規劃,深入解讀《山西省“十四五”人力資源開發、教育改革發展規劃》主要內容。

目前,山西省正處于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山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李金碧介紹:地方高等教育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在人力資源開發中具有戰略性地位。根據人才培養周期長的特點,高等教育必須超前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十四五”期間,將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優化布局結構、加強內涵建設,構建起具有山西地域特色、能夠支撐起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高等教育體系《規劃》中主要有以下五方面舉措:是完善高等學校分類發展體系支持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和中北大學率先發展,爭先進位,提升綜合實力,打造高等教育發展的“旗艦店”“領頭雁”。支持其他博士授權高校加強優勢學科建設,提高本科教育質量,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和服務能力,特色發展,進入全國同類高校前列。推動其他新建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面向區域和行業發展需要,培養“留得下、用得上”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二是調整優化高等教育布局結構。目前“十四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啟動,將立足山西省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新要求,堅持總量調節和結構優化并重,圍繞“六新”突破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不斷調整優化高等教育布局結構、層次類型和學科專業結構。穩步建設本科層次職業技術學校,鼓勵在高校內設置現代產業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建立健全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加強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推動專業建設換擋升級;三是全面推進本科教育振興。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深化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推動“課堂革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加強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新文科建設,積極探索跨專業、跨學科、跨院系、跨學校人才培養新機制。深入實施一流專業建設和一流課程建設兩個“雙萬計劃”以及六個“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全面營造“質量文化”,讓管理嚴起來,教師強起來,學生忙起來,質量高起來;四是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機制,鼓勵高校依托大團隊、大平臺、大項目支撐高質量研究生培養,提高學術學位研究生知識創新能力。啟動“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建設計劃”,強化產教融合育人機制,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推動各培養單位進一步完善課程設置,優化課程體系,加強教材建設,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各類研究生的綜合素養;五是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持續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將創新創業教育全方位深層次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化、項目化、普遍化,打造創新創業金課,推動科研項目和科研基地向大學生開放,立項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把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青年紅色筑夢之旅”作為引領“創新創業教育”的“火車頭”“風向標”,積極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進一步提升高校雙創項目孵化轉化能力和水平。

近年來,山西省各級各部門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大力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全省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呈現加速發展、全面推進的良好局面。截至“十三五”末,山西省專技人才總量達到202.4萬人,高、中、初級比例為9.539.950.6,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升。到2025年,全省專業技術人才總量將達到230萬人左右,高、中、初級專業技術人才比例提高到10:40:50,各類企事業單位特別是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大幅增長,培養和引進一大批引領和支撐山西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的著力點,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的必然要求。山西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張愛萍介紹:“十四五”期間,將重點從四個方面發力:一是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持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將德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加快構建大中小幼一體化思政工作體系;二是持續優化基礎教育學校布局。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繼續扶持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優化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布局,以縣(市、區)為單位制定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持續加強寄宿制學校和城鎮學校建設,有序擴大城鎮學位供給。實施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計劃,支持每個縣至少建好辦強一所公辦普通高中;是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動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全部達到國家底線要求和省定辦學基本標準,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的縣(市、區)達到20%。全面推行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推動優秀教師、校長向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有序流動;四是全面提升基礎教育育人質量。健全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深化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持續推進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提升中小學課后服務水平,讓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在全省城區小學實施“放心午餐”工程,幫助家長解決小學生中午接送難、午餐無法保障的問題,三年實現全省全覆蓋。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山西省人社廳繼續推進新發展階段“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提質增效,堅持技能就業、技能富民,把抓技能提升作為促進高質量就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舉措,著力造就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進一步增加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更高層次上保障和改善民生。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