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山西:持續推進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1-09-01 17:08 中國發展網
山西 交通運輸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省交通運輸廳秉持“轉型蹚新路、交通要先行”的發展理念,全省交通人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持續推進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崔志強報道 9月1日上午,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十二場發布會,也是省交通運輸廳專場發布會。介紹山西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全省交通事業改革發展成。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省交通運輸廳秉持“轉型蹚新路、交通要先行”的發展理念,全省交通人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持續推進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圍繞“一帶一路”等布局,積極推動山西省交通基礎設施提質升級。“十三五”期間,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完成投資2165.09億元,保持了投資的高位運行。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4.43萬公里,其中,96%的縣通了高速公路,95%的鄉鎮通了三級及以上的等級公路,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實現了通硬化路。全省民航機場形成“一干六支”格局,國內通達城市76個、國際通達地區城市12個。建成太原南站、中鼎物流園等一批客運和貨運物流樞紐。全省內河航道里程達到1557公里,完成老牛灣等19個渡口碼頭改造工程。太原地鐵2號線建成通車運營,城市軌道交通“從無到有”。

二是以人民滿意交通為宗旨,持續推動運輸服務提檔升級。“十三五”期間,全省公路旅客年周轉量最高達159.6億人公里,民航旅客年吞吐量最高達2037萬人次,公路貨物年周轉量最高達2784.96億噸公里,民航貨郵年吞吐量最高達6.7萬噸。開展了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無車承運人”和甩掛運輸等試點工作,多種先進運輸組織方式實現零的突破。煤炭等大宗貨物“公轉鐵”進程加快推進。在全國率先推行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優惠政策,五年減免貨車通行費57.5億元,惠及貨車1.88億輛次。公共自行車、網約車、共享單車等“互聯網+”交通運輸新業態,正在深刻變革著三晉兒女的出行方式。

三是發揮先行官作用,全力支撐全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十三五”期間,58個貧困縣五年完成投資1269億元,建成高速公路391公里,新改建普通國省公路943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4.28萬公里,新建農村郵政網點1189處。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實現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車、100%通郵。高質量編制了全國第一個全域旅游公路專項規劃,累計建成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4087公里,建成“城景通、景景通”示范路段1876公里。

四是圍繞行業轉型升級,有力推動了智慧綠色平安交通建設。智慧交通方面,率先實現公交卡與全國300多個城市通用;80個道路運輸客運站實現聯網售票;11個設區市實現城市公交智能調度;智慧工地建設全面開展。綠色交通方面,全面實施柴油貨車和散裝物料運輸車污染治理,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營運柴油貨車13.9萬輛;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裝備,全省新能源公交車超過1.3萬輛,純電動出租汽車達1.96萬輛。平安交通方面,統籌推進平安交通建設,持續開展“依法治安”“平安工地”“雙重預防機制”等專項行動,“十三五”期間,未發生重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

據了解,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交通運輸發展的根基在“十三五”期間得到進一步夯實。“十四五”是山西省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主要在五個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交通網絡“更快捷”。加快構建“4縱15橫33聯”高速公路網和“8縱16橫多聯”的普通干線公路網,持續推進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建設。

二是出行服務“提品質”。加快發展一體化、便捷化出行服務,持續推動城鄉客運服務均等化。三是貨運物流“重改善”?,F代物流產業初具規模,物流費用占比進一步下降。四是創新綠色“補短板”。廣泛應用感知設施、北斗信息服務等技術,安全監管能力明顯提高,節能減排降碳成效顯著。五是治理水平“上臺階”。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交通運輸行業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更加高效有力。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