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湖北省文聯專家組赴紅安開展“倡導文明新風 助力鄉村振興‘五個一’文藝工程”調研

2021-09-13 22:18 中國發展網
湖北省 紅安

摘要:觀音閣村村莊秀麗、山清水秀,鄉風文明,村黨支部已連續自發組織村民自編自演節目辦了二十幾屆春節聯歡晚會。

金秋八月,丹桂飄香。9月8日——9日,湖北省文聯“倡導文明新風  助力鄉村振興‘五個一’文藝工程”采風創作團一行,走進黃岡市紅安縣七里坪鎮觀音閣村開展調研采風活動。湖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永平,音協副主席、作曲家方石,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武漢大學教授桂勝,文聯組聯部一級調研員黃權,文聯表演藝術部一級主任科員張磐等參加調研。黃岡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秦龍志,市文聯東坡文學藝術院副院長楊文斌,黃岡師院音樂學院副教授、市音協秘書長丁永剛,紅安縣文聯負責人及七里坪鎮、觀音閣村等相關同志參加調研活動。

觀音閣村村莊秀麗、山清水秀,鄉風文明,村黨支部已連續自發組織村民自編自演節目辦了二十幾屆春節聯歡晚會。近幾年來,該村依托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紅色家書和綠色資源,以及村民的鄉風文明資源。被湖北省干部學院正式確定掛牌為學院“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教學點,村里已成立紅色旅游服務公司。80張床位,同時接待200人的接待能力已形成,“打家書牌,唱紅軍歌,走烈士路,吃農家飯,住百姓家”已成為鄉村振興的一支主打品牌。如今,觀音閣村還矗立著一座秦光遠將軍自費修建的烈士墓碑。碑的背面是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名字,共有55位烈士。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這座位于觀音山上的烈士紀念碑,成為當地又一紅色打卡地,供人們瞻仰緬懷。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調研組一行參觀了七里坪長勝街,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聆聽紅色故事,并在湖北紅安干部學院和湖北組織干部學院社會實踐教學示范基地——觀音閣村“三同”教學點,與老區村民拉家常、學農事、干農活,吃在農村、住在農村、干在農村;同時,積極參加基層調研,搜集創作素材,激發創作靈感。

9日上午,召開專家座談會,觀看紅色家書短片,聽取了觀音閣村支部書記秦秋平講述秦光遠將軍的紅色家書故事。與會專家方石、桂勝等圍繞“倡導文明新風助力鄉村振興”主題紛紛發言,就文藝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和該村打造紅色家書教育品牌等提出很多好的意見建議。

“觀音閣村要在已有取得成績基礎上,做大、做細、做實紅色品牌,以點帶面,以紅色家書為依托,有意識、有針對性地搜集整理挖掘家書文化,展現家書的家國情懷和時代精神。”湖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永平在座談會上指出。

王永平表示省文聯后續將發揮文聯工作職能和文藝資源,將“五個一”工程落在實處,為觀音閣村創作一首歌曲、打造文藝采風創作基地、組織廣場舞表演隊和鄉村春晚輔導等,切實助力鄉村振興工作。

“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文藝工作不能缺席,理應有所作為。” 秦龍志在主持座談會時表示。他對省文聯高度重視和關心黃岡文藝助力鄉村振興等各項工作表示衷心感謝。希望市、縣、鎮、村按照省文聯的統一部署,整體聯動,做好工作。要聚集焦點、突出品牌;要系統推進、全面覆蓋;要加強策劃,產業協同;要細化清單、抓好落實。近兩年來,黃岡市文聯堅持開展“文藝潤鄉村”品牌創建和文藝奔小康主題創作,取得了較好效果,后續要把“文藝潤鄉村”活動納入省文聯“五個一”工程的大盤子,找準抓手,在倡導文明新風,助力鄉村振興中貢獻文藝力量。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根據湖北省推進鄉村振興總體部署,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和“一站一品”文化品牌創建,湖北省文聯在有關縣(市、區)開展倡導文明新風,助力鄉村振興“五個一”文藝工程,制定了活動方案。其首批在全省選定10個美麗鄉村(鎮),為每個鄉村(鎮)培育一個文化品牌、創作一首歌曲、打造一個文藝采風創作基地、每年組織一次文藝輔導、每年舉辦一場文藝惠民演出。紅安縣七里坪鎮觀音閣村以其紅色家書文化等特點列為全省首批10個試點村之一。  (廖亮  毛紅平)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