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海納百川 運達天下 ——“絲路海運”品牌影響力論壇在廈門舉行

2021-09-13 22:15 中國發展網
“絲路海運” 廈門

摘要:“絲路海運”品牌影響力平行論壇以“海納百川 運達天下”為主題,通過主旨演講、沙龍對話等形式,展現“絲路海運”品牌建設現狀、特點、亮點,研討港航物流新趨勢,推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樞紐平臺。與此同時,來自全球的“絲路海運”聯盟成員、港航企業代表以及行業專家參與交流,針對“絲路海運”品牌建設與發展提供智庫支撐,助力國際航運經濟再上新臺階。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擴大‘絲路海運’品牌影響”。為加強國際經貿合作,打造全球航運物流品牌。9月9日,2021“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絲路海運”品牌影響力平行論壇在廈門舉行。2021“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航海學會主辦,廈門市人民政府、福建省發改委、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福建省商務廳、福建省貿促會承辦。

“絲路海運”品牌影響力平行論壇以“海納百川 運達天下”為主題,通過主旨演講、沙龍對話等形式,展現“絲路海運”品牌建設現狀、特點、亮點,研討港航物流新趨勢,推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樞紐平臺。與此同時,來自全球的“絲路海運”聯盟成員、港航企業代表以及行業專家參與交流,針對“絲路海運”品牌建設與發展提供智庫支撐,助力國際航運經濟再上新臺階。

持續擴大“絲路海運”品牌 共建高質量“一帶一路”

“全力推動福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持續擴大‘絲路海運’品牌影響,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這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8日在廈門舉行的2021“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上提出的發展愿景。

福建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2018年以來,福建探索“絲路海運”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截至目前,“絲路海運”命名航線達到80條,通達全球27個國家99個港口;今年1至7月共開行1635個航次,完成進出口集裝箱195萬標箱,同比增長21%。

寧吉喆說,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支持擴大“絲路海運”品牌影響,下一步可從三個方面著力,推動“絲路海運”高質量發展。

一是務實合作,著力擴大“絲路海運”品牌影響。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交流和信息共享;積極推動多式聯運“一單制”,通過創新貿易航運方式,方便企業,造福消費者。合作,鼓勵國內外港口、航運企業、服務機構等加入“絲路海運”聯盟,建立和完善“絲路海運”標準體系,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凝聚合作發展共識;拓展“絲路海運”航線網絡,穩步增開集裝箱遠洋航線,持續提高國際航線密度,擴大集裝箱外貿航線覆蓋范圍。

二是蹄疾步穩,著力創新“絲路海運”多式聯運。加強“絲路海運”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海鐵聯運等多式運輸,推動“絲路海運”航線、航次與中歐班列線路、班次對接和信息共享;積極推動多式聯運“一單制”,通過創新貿易航運方式,方便企業,造福消費者。

三是多措并舉,著力推動“絲路海運”提質增效。不斷提升“絲路海運”綜合信息服務能力,搭建海上物流信息共享與交換平臺,建立港航貿數據鏈,促進港口、航運、物流企業與口岸貿易信息公開透明,互聯互通,大力推進航運物流可視化;深化“絲路海運"通關便利化,完善口岸功能,打造服務標準化、運行便捷化、管理智能化的“絲路海運”發展模式。

經貿物流發展雙管齊下 持續提升航運增值服務

會上,東南大學人文社科院士級“資深教授”、東大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周錫生表示,福建在古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和發祥地,如今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絲路海運”既可以借助我國在秦漢時期就已存在的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光環,又可借助21世紀海上絲路的時代新風和“一帶一路”的強勢推進,面向“海絲”沿線的所有國家和港口,打造特征鮮明的中國國際品牌。“絲路海運”不僅代表了中國航運品牌形象,也是中國經濟貿易和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呈現,這是“絲路海運”品牌的優勢與活力所在。

“‘絲路海運’是中國首個以港航為主題的國際綜合物流服務品牌和平臺。”福建港口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陳志平介紹,“絲路海運”以現有“海絲”航運網絡為基礎,制定推廣“絲路海運”服務標準,提升“海絲”航運服務水平,開行“絲路海運”命名航線,延伸海陸聯運物流服務鏈條,深化國際港口合作,織密“海絲”航線網絡,打造以港航業務為主干,融合多式聯運和綜合物流服務等要素的服務標準化、運行便捷化、管理智能化的“海絲”物流服務新體系,持續提升港航物流便利化程度,構建國際港航物流服務生態圈,促進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穩定暢通,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論壇上,由中國經濟信息社編制的《“絲路海運”品牌影響力研究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從“媒體傳播力”“政策影響力”“行業影響力”“經濟影響力”“學術影響力”等方面對“絲路海運”品牌影響力開展評價。報告認為,在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近三年“絲路海運”品牌業界影響力持續增強,全球知名度顯著提升,獲得諸多國家和地區港口及海運企業廣泛認可,并已成為福建省經濟發展新引擎。報告建議,未來“絲路海運”宜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系統地開展品牌建設工作,同時持續提升航運增值服務,增強“絲路海運”平臺凝聚力,助力“絲路海運”更高質量發展。

隨后,論壇播放“多國人士點贊‘絲路海運’”視頻,來自全球各地的港航機構代表對“絲路海運”論壇發出祝賀,感謝“絲路海運”給全球航運物流帶來的幫助,希望基于平臺功能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創美好未來。

正式啟動“絲路海運”信息化平臺 推進物流和信息流深度融合

據了解,在廈門舉行的2021“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上,“絲路海運”信息化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將助力整合現有的關檢-港口-航運-貿易信息資源,拓展國內外智慧物流合作伙伴,打通“絲路海運”航線所經港口“信息孤島”,促進海關“三互”、商品溯源和全程物流可視化,推進物流和信息流的深度融合。

2021年5月2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開《加快建設“海上福建”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提出加強“絲路海運”標準體系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2021年5月2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2021年數字福建工作要點》明確提出,提升數字經貿合作水平,建設“絲路海運”信息化平臺。

據介紹,“絲路海運”信息化平臺將有機整合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港口智慧物流平臺、訂艙平臺等港航貿信息資源,以“絲路海運”航線為載體、以信息化平臺為抓手,建設聯結和服務“絲路海運”聯盟成員。

平臺將為四個方面的對象提供服務:一是為進出口商提供訂艙服務及運價指數參考;二是為航商的航線布局、船型選擇、運力投放提供參考;三是為港口物流的資源投入、轉運效率提供檢測評價服務;四是為政府、口岸部門、科研機構等提供決策參考和研究依據。

預計到2023年“絲路海運”信息化平臺將實現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完成公共訂艙、航線運營跟蹤、物流動態監測系統、聯盟成員服務、區塊鏈基礎平臺、大數據分析平臺等功能,為“絲路海運”聯盟成員提供開放性、公共性的服務,促進航運要素優化配置,提升港航物流效率,同時將在平臺基礎上繼續深化探索建設,逐步展開“絲路海運”指數體系的研究建設工作。

在沙龍對話環節,中國國家品牌網總編輯張鐵柱、中國經濟信息社經濟智庫事業部主任金雷、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王海峰、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大連海事大學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長李肇坤等嘉賓發揮國家高端智庫優勢,暢談“絲路海運”品牌影響力,為“絲路海運”發展升級建言獻策。

據了解,2021“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旨在立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聚焦互聯互通、港航合作、文化交流和經貿繁榮,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雙循環重要樞紐建設,提升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打造對接“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航運物流國際交流合作平臺。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