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山西發布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 2025年服務業總量規模持續壯大 2035年整體邁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

2021-09-16 09:51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山西 現代服務業

摘要:在山西,服務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連續多年超過50%,2020年吸納就業占全社會就業人數達到一半,成為拉動山西省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荊文娜  崔志強

近年來,伴隨著各地產業結構加快調整、經濟轉型提速,地方服務業在帶動經濟增長、繁榮市場、創造就業崗位等方面作用日益凸顯。

在山西,服務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連續多年超過50%,2020年吸納就業占全社會就業人數達到一半,成為拉動山西省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十四五”時期是山西省轉型發展的窗口期和關鍵期,不久前,山西省政府發布實施的《山西省“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山西省服務業總量規模持續壯大,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文化旅游、現代物流、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等重點行業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20%,打造一批創新型服務業領軍企業,在全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中爭先進位。開放水平持續提高,集聚效應明顯增強,構建起優質高效、結構優化、競爭力強的現代服務產業新體系。到2035年,服務業整體邁向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

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現代服務業體系謀篇“十四五”

近年來,山西省始終把服務業發展作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大舉措大力推動,近期召開的山西省服務業提質增效推進大會,更是把服務業擺到經濟發展的戰略位置。在“十四五”在這一重要的時間節點,推進山西省服務業提質增效發展究竟應該怎么干?

“‘十三五’時期,山西省服務業取得了積極進展,增長貢獻、內生動力、融合態勢持續提升,服務業增加值由2015年的5891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9030億元,交通運輸、批零住餐等傳統服務業占比由33.9%下降到28.7%,云計算、大數據、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網絡購物、在線醫療、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興起,成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為‘十四五’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山西省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山西省“十四五”規劃各專項規劃系列解讀新聞發布會的第十二場發布會上,山西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翔介紹說。

推進服務業提質增效,是山西省實現轉型蹚新路、塑造競爭新優勢的戰略之舉。張翔表示,《規劃》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提出要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結構優化、競爭力強的現代服務業新體系。

一方面,聚焦產業轉型,以服務先進制造業發展為導向,促進生產性服務業高端化發展。一是構筑生產性服務業新支柱。做大做強現代物流、科技服務和現代金融,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有力支撐實體經濟發展。二是搶占新興服務業新高地。發揮山西省比較優勢,率先發展具有較強潛力和高成長性的信息服務、高端商務、節能環保服務和通航服務業。三是培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新引擎。深化農業生產托管,培育服務主體,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增強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對現代農業的全產業鏈支撐。

另一方面,聚焦消費升級,以提升人民生活便利度為導向,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化發展。一是打造文旅新地標。推動更多獨特文化資源、人文景觀、自然風光轉化為高品質旅游產品,形成全省域、大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格局,打造文化強省和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二是打造康養新品牌。持續打造“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加快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形式多樣、結構合理的康養產業體系,打造全國重要康養目的地。三是重塑六大生活性服務業新優勢。積極推動商貿服務、家庭服務、體育服務、教育培訓、托育服務和房地產業等六大生活性服務業轉型升級,促進傳統服務業煥發新活力。

加速服務業與制造業和農業的深度融合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發展,服務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制造服務化、服務制造化”的趨勢逐漸形成。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所帶來的重大機遇,《規劃》緊緊把握發展趨勢,培育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山西省發展改革委服務業處處長田建春介紹,“十四五”期間主要從以下三個方向探索融合發展的路徑。

一是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支持制造業企業拓展高增值服務,發展創新設計、定制化服務、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網絡精準營銷等新型制造服務。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主輔分離,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完善產業鏈協同創新體系,提升重點制造業領域服務化發展水平。

二是服務業與農業的滲透融合。發展農村服務業,構建全程覆蓋、區域集成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農業生產托管,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增強服務業對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支撐作用。

三是服務業內部各領域的相互融合。促進服務業內部細分行業交叉、延伸、重組,創新服務供給,拓展增值空間。順應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促進設計、文化、金融、物流、旅游等服務業跨界融合發展,加強服務業態創新和功能完善。

找準發力點優化發展環境確保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規劃》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期間2025年階段性目標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田建春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確保目標任務順利完成,下一步,山西省將從以下幾方面重點發力。

一是找準發展著力點,力爭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在優化布局上,形成省會帶動、多點輻射、網絡發展的格局,全力打造山西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引擎。在項目建設上,加強服務業重大項目的謀劃、儲備和實施,瞄準事關全局、惠及長遠的服務業重大項目乘勢而上,形成可持續的發展后勁。在培育新業態新模式上,鼓勵開展技術、業態、模式和品牌創新。在擴大消費上,深入落實國家擴大消費政策舉措,不斷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二是優化發展環境,激發服務業發展活力。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重復和不必要審批。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聚焦科技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等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業重點領域,推動服務業領域擴大開放。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創新“互聯網+監管”,探索新業態新模式包容審慎監管,激發現代服務業的活力潛力。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強化服務業發展要素保障。在人才、資金、土地等方面完善政策,強化服務業發展政策支撐。鼓勵各地區制定現代服務業人才需求目錄。完善服務領域職稱評定制度。統籌盤活閑置土地資源,支持利用存量房產和土地資源發展現代服務業。強化財政金融支持,支持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引導銀行、保險、擔保等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