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山西:衛生健康事業邁入高質量發展

2021-09-01 17:56 中國發展網
山西 衛生健康

摘要:一是醫療衛生體系提質擴容,全省健康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醫療衛生體系不斷健全完善, 相繼啟動實施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百千萬人才工程、“136”興醫工程、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和中醫藥強省戰略,10個領軍臨床??菩陆ㄔ菏抗ぷ髡?個、卓越醫學團隊3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引進一流前沿技術160余項,受益患者達60余萬人次。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崔志強報道 8月31日上午,山西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十一場發布會,也是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專場發布會。介紹山西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全省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成就有關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衛生健康決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推進健康山西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全省衛生健康系統以黨的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為指引,努力探索衛生健康改革發展山西路徑,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和健康水平顯著提升,全省衛生健康事業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一是醫療衛生體系提質擴容,全省健康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醫療衛生體系不斷健全完善, 相繼啟動實施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百千萬人才工程、“136”興醫工程、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和中醫藥強省戰略,10個領軍臨床??菩陆ㄔ菏抗ぷ髡?/strong>8個、卓越醫學團隊3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引進一流前沿技術160余項,受益患者達60余萬人次。成功申報并啟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3個,占國家已批復項目總數的12%。中醫藥醫療服務能力加強、健康服務業拓展、人才培養“三大工程”全面發力,4所三甲中醫院躋身全國中醫特色優勢與科技影響力百強,省級中醫重點??圃鲋?89個。啟動實施“百千萬衛生人才培養工程”“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項目”“四個一批”科技興醫創新計劃和百名博士引進計劃,5年,累計培訓各類衛生技術人員、住院醫師和全科醫師25萬余人次,柔性引進院士專家30名。持續推進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全省每千人口床位和每千人口執業醫師數由20124.58張、2.42人增加至6.4張、3.12人,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全省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穩步提升。

二是深化醫改持續發力,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效緩解。在全國率先實施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117個縣級醫療集團全部實行“六統一”管理,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的“山西路徑”越走越寬廣,全省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均等化、同質化、一體化的衛生健康服務。在太原、大同、運城建立3個國家級城市醫聯體試點。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206種藥品、27種低值耗材和6種高值耗材納入集中帶量采購,全省人民群眾享受到越來越多的改革成果和紅利。扎實推進健康扶貧工程,深入實施“三保險三救助”“雙簽約”和“一站式結算”等健康扶貧政策,大病救治病種擴大到37種,救治大病貧困群眾34.83萬人次,貧困人口綜合報銷比例達90%左右,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創造了良好條件、奠定了堅實基礎。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農村居民簽約率穩定在5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率達70%,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需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服務項目由10大類增加到30大類,人均補助標準由201225元提高到202179元,個人現金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由201336.5%降至202031.31%,城鄉居民看病就醫負擔逐步減輕。我們著眼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大力提升“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全省93.7%的三級綜合醫院、69.7%的二級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科,89.6%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通老年人綠色通道,建立醫養結合機構108所,在7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建立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153個,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138個。在43個縣(區)、268所托育機構分別試點開展指導家庭科學照護嬰幼兒、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工作,為全省群眾提供貼心式的養老托育普惠服務。

三是健康山西行動蹄疾步穩,城鄉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提升。啟動實施健康中國·山西行動16項專項行動,廣泛開展健康知識宣傳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減三健”專項行動實現全覆蓋。全面開展愛國衛生月、愛國衛生季活動,累計創建9個國家衛生城市、40個國家衛生縣城、37個國家衛生鄉鎮。創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14個、省級示范區29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地方病、塵肺病防治三年攻堅行動任務如期完成,5種地方病均以縣為單位達到國家消除及控制標準。全省孕產婦死亡率從201315.97/10萬下降到202010.6/10萬(全國16.9/10萬)、嬰兒死亡率由7.57‰下降到4.18‰(全國5.4‰),人均預期壽命優于全國平均水平。

中醫藥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為防治各類疾病、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發展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全面部署實施中醫藥強省戰略,取得良好成效,人民群眾看中醫、用中藥的便利性、獲得感大幅提高。

山西省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副主任、一級巡視員、省疾控中心主任馮立忠介紹:一是戰略布局,高位推進。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從戰略高度布局,林武書記、藍佛安省長多次對中醫藥工作作出指示批示,親自謀劃、親自部署。吳偉副省長親自帶隊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會商工作、爭取支持,并多次專題研究部署建設中醫藥強省工作。20203月,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建設中醫藥強省的實施方案》,制定了26條具體舉措,從重點目標、工作任務、保障舉措三個方面,為建設中醫藥強省指明了方向、確立了重點、提供了保障。20204月,成立了以省長為組長的建設中醫藥強省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省中醫藥事業改革發展。加大資金投入,確定每年建設中醫藥強省補助資金1億元。先后啟動實施了中醫藥醫療服務能力加強、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拓展、中醫藥人才培養、中藥工業現代化、中藥材生產和質量提升、中藥資源保護利用、中醫藥科技創新等七大工程。全省中醫藥事業在完善政策機制、建設服務體系、加強人才培養、提升科技創新等多個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二是發揮優勢,打造品牌。山西省是中醫藥大省,中藥材資源豐富,省內分布中藥材品種達1788種。遠志、連翹、黃芩和柴胡的年產量分別約占全國的70%50%、40%、25%2017年,我省評選公布了廣譽遠的龜齡集、定坤丹等20種“山西名藥”(傳統中成藥),2020年,遴選出黃芪、黨參、連翹、遠志、黃芩、柴胡、苦參、酸棗仁、桃仁和山楂等藥材,打造“十大晉藥”品牌。我們積極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全省中藥材種植覆蓋全省90%的貧困縣,貧困縣中藥材種植總面積占全省的70%左右。中藥材已成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三是提升能力,服務人民。中醫藥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4所省級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入選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項目庫。山西省中醫院、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分別獲批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基地。省級中醫重點??圃鲋?/strong>189個。全省三級中醫院達到15所,二甲中醫院達到65所。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山西醫院成功入選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呂景山、王世民入選第二、第三屆國醫大師,王晞星、孫郁芝、賈六金入選首批全國名中醫。李晶入選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教學名師”。于載畿、王學詩獲全國中醫藥杰出貢獻獎。郝旭亮、賀文彬入選國家青年岐黃學者支持人選。評選出228名山西省名中醫,市、縣級名中醫1000余人。建設國家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1個、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1個、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3個。在近3年全國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年度能力水平測試中,始終位居全國前十位。中醫藥科學研究能力進一步增強。省中醫院獲批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山西省中醫院、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長治市中醫研究所附屬醫院和長治市中醫院等4所中醫醫院入選基于中醫特色優勢與科技影響力評價全國百強中醫院。在新冠肺炎病例救治中,中醫藥發揮了重大作用,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零死亡作出了貢獻。

責任編輯:呂婭丹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