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中歐基金董事長竇玉明:公募基金行業要提高管理大資金的能力

2022-08-24 16:45 中國發展網
財富管理 公募基金

摘要: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夏季峰會上,中歐基金董事長竇玉明表示,公募基金行業發展面臨三方面挑戰,需要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應對。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8月20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夏季峰會上,中歐基金董事長竇玉明表示,公募基金行業發展面臨三方面挑戰,需要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應對。

微信圖片_20220824145639_副本

第一個挑戰是管理大資金的能力。在整個基金行業大發展階段,經??梢钥吹焦蓟痤l頻限購,“我認為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目前的能力還有提高的空間。從全球的經驗來講,中國的公募基金規模還是太小了。”竇玉明表示,不管是基金所管理的總規模,還是單只基金的規模,我國都相對較小。

他分析說,海外大型國際機構的單只基金規模達到1000億美金以上的并不少見。從整個公司來看,股票型基金達到2萬億-3萬億美金級別的公司有多個。大公司管理規模都向著10萬億美金規模靠近。相對而言,中國較大的單只基金也只有100億美金左右,和全球最大的單只基金相比存在10倍甚至更大差距。從公司管理規模來看,國內最大的基金公司和全球最大的基金公司差距也有幾十倍。這說明,未來的增長空間較大,需要加快自身的能力。

第二個挑戰來自基金風格的飄移。“國內目前公募基金的管理方式,我認為與全球的對沖基金類似,都更加強調以基金經理個人的偏好去運作。”竇玉明舉例說,一個階段基金是成長型風格,可能在下一階段,隨著整個市場熱度的變化,成長型風格的基金經理就會朝著價值型風格去偏離,很多基金更多采取追逐熱點的投資方式。然而,長期投資者希望在配置時底層基金風格更穩定。面對個人養老金市場需求的變化,需要各家基金公司進一步地確定基金產品風格,對公司的風控部門、業績評價、基金經理等在風格上有更明確的約定和限制。

竇玉明表示,過去整個投資管理中多地強調個人能力,更多強調明星基金經理的能力。未來更需要強調團隊合作,把整個工作更多交由團隊來做。同時,研究驅動技術上的團隊合作,更關注上市公司本身,這樣管理資金的上限更多是由整個資本市場的容量決定。他認為,中國的資本市場足夠大,甚至還可以擴張到全球的資本市場,這樣就不會再存在資金來了之后無法接的問題。

第三個挑戰是投資者的盈利體驗不夠理想。“我認為不光基金公司作為產品的提供者要反思,投資顧問環節、渠道及財富管理等整個鏈條都需要進行反思,研究如何共同提升投資者的盈利體驗。”竇玉明分析說,投資者盈利體驗不佳,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投資者的行為,包括短期持有、頻繁操作、追漲殺跌、追逐熱點等,這些都對投資者的盈利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怎么能夠把產品圖譜做得更加清晰?竇玉明給出自己的答案。首先,過去基金名稱的規范度不夠,很多基金的名字,看完了之后,不知道這個基金是做什么的,今后要進一步地把基金名字變為所見即所得。其次,定義清楚基金的業績基準,要求基金經理和風險控制團隊緊盯,不斷地跟蹤基準。再次,強調投資紀律,解決風格飄移問題,基金經理向更有紀律性、科學化的方式轉變。最后,投顧是解決未來投資者盈利問題的一個關鍵點。

責任編輯:崔立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