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醫療健康行業并購交易活躍度仍在歷史高位
摘要:基于對醫療服務質量、技術先進性和服務效率關注度的提升,院內及院外機構借助多樣化的數字技術實現降本、增效、提質,同時,按價值付費的方式將持續驅動醫療支付創新與改革。因此,具備豐富醫療數據、強大技術能力、創新意識形態的數字醫療企業將脫穎而出。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普華永道3月16日發布的《2019—2022年中國醫療健康服務行業交易趨勢回顧及展望》報告顯示,雖然去年受到疫情影響,投融資并購及現場盡調開展受限,部分投資機構處于觀望階段,資本市場活躍度有所下滑,但總體來看,2022年醫療健康行業并購交易數量、剔除大額交易的披露交易金額高于2020年,交易活躍度保持在歷史高位。
2019年至2022年醫療健康服務行業交易總額累計近2500億元人民幣,交易數量超過1200筆。其中,2022年交易總金額較2021年下降近一半,約506億元人民幣,略低于2019年水平,交易數量為362筆,較2021年下降不到20%,與疫情前相比,2022年交易數量超2019年近一倍。平均單筆交易金額于2021年達到高峰,2022年回落至2019年水平約1.5億元人民幣。醫療人工智能(輔助診斷、醫療機器人系統、影像檢測)和??漆t院(眼科、口腔、婦幼、康復、中醫、輔助生殖和腫瘤)并購交易成為2022年熱門領域,第三方檢測服務、醫療大數據與信息化受資本關注。
2022年醫院及診所領域并購交易數量僅84筆,較2021年下降約38%,但披露交易總金額約301億元人民幣,仍保持在高位。全年交易類型以醫院控股收購為主,其交易數量占比超過60%。其中,??漆t院集團或診所連鎖的控股收購占據主導,該類交易占醫院及診所交易數量約45%。2022年超過七成醫院和診所交易為??祁悪C構,眼科、口腔、婦幼、康復、中醫交易數量領跑。紓困類交易和醫院轉售交易在宏觀經濟、疫情和集采等壓力下持續。
院外健康管理領域交易活躍度與2021年幾乎持平,如不考慮大額交易影響,披露交易金額下滑近40%,其中,第三方檢測交易占院外健康管理交易數量過半,受資本追捧。具備創新研發能力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通過并購獲取前沿技術或通過增發募資自建新實驗室,從而提升研發及服務能力。體檢、康復、養老交易活躍度緊隨其后,交易數量占院外健康領域的近1/3。
數字醫療領域經歷2021年并購交易高峰,披露交易總金額大幅回落至約134億人民幣,與2019年水平相當,交易數量僅較去年回調約14%,仍是2019年的三倍有余,在醫療服務行業占比最高,接近全年交易數量的一半。2022年數字醫療投資主題鮮明,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信息化為主題。從熱門領域來看,具備人工智能醫療能力的數字醫療企業交易數量占比高于40%,大數據與信息化企業交易數量占比超25%。信息化頭部企業逐步形成穩定競爭格局,醫療信息化股權轉讓交易較多,醫療人工智能仍以早期融資居多。
從細分領域看,醫療人工智能和專科醫院及連鎖診所全年最熱門兩大交易領域,醫療人工智能占比??祁惤灰渍伎傮w交易數量分別在20%和17%;其次是第三方檢測中心和醫療大數據與信息化,交易數量占比分別約14%;交易數量占比超過5%的細分賽道依次為在線診療、綜合醫院、康養護理機構。
從投資人類型來看,2022年財務投資人交易數量占比達53%,略超戰略型投資人,主要由數字醫療投資構成。值得一提的是,戰略投資人交易在醫院及診所并購交易中占據主導,近年占比逐步提升,2022年首次超過80%。
2022年新上市多為消費屬性??漆t療集團,擬上市機構以數字醫療企業為主,大多數企業選擇港股上市。
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醫療行業并購主管合伙人錢立強表示:“我們從2022年的并購交易看到,服務和技術仍是醫療價值不變的內核。在高質量發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的形勢下,技術創新和服務能力成為驅動醫療價值投資的主要考量因素?;趯︶t療服務質量、技術先進性和服務效率關注度的提升,院內及院外機構借助多樣化的數字技術實現降本、增效、提質,同時,按價值付費的方式將持續驅動醫療支付創新與改革。因此,具備豐富醫療數據、強大技術能力、創新意識形態的數字醫療企業將脫穎而出。投資人在布局技術和模式創新的同時,也將通過投資數字醫療生態加速醫療資源整合。”
責任編輯:崔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