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光伏何以成為新的“中國名片”

——愛旭股份董事長陳剛談中國光伏產業在國際市場中的優勢與挑戰

2023-10-07 16:50 中國發展網
新能源 光伏 出口 新興產業

摘要:“企業要么參與全球化競爭,要么退守。隨著行業過去各種因素的競爭力逐步減弱,守是必然要被淘汰的。所以,必須闖出去,而且一定要闖成功?!睈坌窆煞荻麻L陳剛對中國光伏企業進入全球市場的信念十分堅定。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

2023年上半年,我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表現十分亮眼,合計出口增長61.6%,拉動出口整體增長1.8個百分點,為中國外貿提質升級作出生動注腳。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也被稱為中國外貿“新三樣”。

其中,中國光伏產業已成為“中國名片”。同時隨著“光伏出海”的加快,中國光伏為全球能源結構轉型提供著重要的推動力。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2022年我國太陽能電池出口同比增長67.8%。2023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超過290億美元。

太陽能電池為何能在出口中脫穎而出?愛旭股份是我國光伏行業的領軍企業,深耕光伏發電領域14年,在最新發布的《2023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競爭力報告》中名列第59位,董事長陳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其根本原因是:“中國光伏在技術、質量、成本等方面全球領先,被國際市場接受的根本原因還是產品力。”

陳剛認為,技術創新是中國光伏行業不斷前進的核心動力和能夠在國際市場中競爭力過硬的重要原因。他表示,中國光伏產業經歷過一個完整的從起步到跟隨再到領先的過程,現在已經顯現出領導者的態勢。統計顯示,全球光伏產業近90%的產能在中國,光伏組件全球排名前十的企業中,中國企業占據了7家。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和設備制造國,光伏組件產量、新增裝機量分別連續16年、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發電技術也在此間快速迭代。

陳剛表示,綠色低碳發展和使用新能源是世界各國的共識。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光伏的發展對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能源結構的轉變具有重要作用。國內外市場的需求也造就了中國光伏產業的良好態勢。他認為,中國光伏產品要想維持成熟良好的生態,重要前提就是國內和國際政策的穩定,可預期性能夠讓參與者朝著共同方向努力,進行充分的市場化競爭。

經過了二十年的發展,中國光伏產業仍具有新興產業的勃勃生機。在陳剛看來,盡管整個行業的產業鏈各環節產能匹配仍不一致,產業形態尚未成熟,產業商業模式調整變化快,但是中國光伏是基于市場化競爭發展的產業,總體而言很健康。

“企業要么參與全球化競爭,要么退守。隨著行業過去各種因素的競爭力逐步減弱,守是必然要被淘汰的。所以,必須闖出去,而且一定要闖成功。”陳剛對中國光伏企業進入全球市場的信念十分堅定。

陳剛將企業的“走出去”分為出口和出海。出口方面,愛旭的電池產品2023年預計同比增長30%—40%。光伏組件也是出口的新亮點,出口量逐步增加?;谄髽I自身定位,愛旭在組件領域首先聚焦歐洲、日本、韓國等高價值市場,隨后向其他市場拓展,為全球能源結構轉型貢獻力量。

在出海方面,陳剛明確這是光伏企業的必經之路。“企業要生存下去,必須進入全球頂層的競爭領域。”對于愛旭如何出海,他表示主要考量三方面的因素:研判全球市場和競爭力市場的分布,找到全球高價值市場、具有全球研發優勢的國家和地區;在東南亞、拉美地區,讓生產要素布局就近供應市場,不斷提升企業在全球市場的份額。

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愛旭已在德國、荷蘭、英國、意大利、新加坡、日本等9個國家設立了海外子公司,同時持續布局歐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區域的海外銷售網絡。陳剛透露,愛旭近期將會在歐洲建立一家組件工廠,在東南亞和南美洲的建廠還在推進協調中,目前尚未確定。

陳剛具體分析,在美國市場,愛旭要在綜合考慮整體情況下爭取和合作伙伴共同開拓;歐洲是中美之外的第三大光伏市場,愛旭下決心扎實深耕,布局研發中心和銷售渠道,下一步還將考慮在歐洲的主要地區增設產能。

陳剛認為,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的并無實質區別,都是要基于價值——光伏產品發電能給用戶帶來多少價值,決定了光伏企業的市場地位。“愛旭的核心競爭力就來自光電轉化效率。”在他看來,通過三個環節可以評判出一項先進的太陽能技術——每平方米更多瓦數;每一瓦更高的發電量;全生命周期的更大價值。

降本增效是光伏行業永恒的主旋律。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統計,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在2010-2020年間平均下降了85%以上,成本的降低也讓光伏產業迅速被市場接受。在現在的發展階段,整個光伏行業在生產材料和工藝環節進一步降本的空間已經有限,真正能帶來度電成本降低的機會將依賴于更先進的光伏技術工藝,以實現更高的轉換效率,而這正是愛旭多年來一直努力攻堅的方向。

中國光伏企業不斷涌現出高效率、高穩定性的太陽能電池技術,晶硅、薄膜、多結等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獲得認可。其中,愛旭獨有的ABC(All Back Contact)高效電池技術基于N型襯底硅片技術,在BC類電池結構上開發而成,顯著地提高光伏產品的性能和質量,降低了成本。

陳剛分析,未來幾年不太可能出現具有全面優勢的新技術替代晶硅電池,而ABC現在已經實現量產,并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在單結晶硅時代將是最好的技術和終極的技術。ABC技術光電轉化效率的理論極限29.4%,目前愛旭電池平均量產效率約26.5%,企業有信心在未來將這一數值進一步提升到28%。

截至2023年6月30日,愛旭電池全球累計出貨超過100GW,2022年營收超過350億元。2024年上半年將開啟濟南基地首期10GW ABC電池及組件產能的建設,2024年全年的出貨預期為20GW-30GW。與此同時,愛旭的研發人員已經超過2800人,較2022年末增加了31%。“ABC技術路線足以讓我們在5—8年保持領先優勢。”陳剛表示,企業還將不斷優化ABC系列的產品結構,提高高效光伏產品的產能。

陳剛坦言,光伏行業盡管很“卷”,但是仍處在產品缺乏差異的階段。愛旭希望根據不同用戶的不同價值需求和不同應用場景,制造不同的光伏產品,給相對粗放的光伏行業帶來更多不一樣的變化。

與單純銷售產品不同,愛旭提供一站式光伏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從項目開發、解決方案提供及后期的電站運維,實現能源的優化配置和智能調度。陳剛認為,這不是要不要做的業務,而是必須做的業務,是市場需求的必然結果。愛旭發現,很多用戶并不愿意從不同的企業分別購置光伏組件、支架、儲能設備和安裝服務等,而是希望得到一體化方案,因此愛旭推出一站式光伏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帶給用戶更大的整體價值。他告訴記者,從國內和歐洲市場的反響看,用戶對一站式光伏能源整體解決方案相當滿意。

中國光伏出口面臨綠色貿易壁壘的挑戰。陳剛對記者表示,壁壘就是豎起的門檻,門檻會造成困難,但對企業而言也存在機會。面對既定的同樣的壁壘,企業應該思考如何發揮長處,并把短處變為長處,最終取得商業成功。

“我們進入到一個新的領先型時代,進入到一個新的知識產權的競爭時代,這是過去所沒有經歷過的時代。”陳剛說,中國光伏企業要不斷學習,加大研發,開發出自己獨特的知識產權。他坦言,盡管中國光伏企業多次刷新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但是光伏當前只能把太陽能量的20%變成電能,這意味著未來還有不小技術空間,存在很多代的技術升級,長期關注和敏銳洞察技術升級方向和每一代技術的控制點,由此構建競爭力,仍是中國企業未來面臨的重要課題。

責任編輯:崔立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