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文旅亮相京城 構建全域旅游新范式
中國發展網訊 3月22日,新疆哈密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以“有一種甜蜜,叫哈密”為主題,攜14.21萬平方公里的絲路瑰寶進京,通過沉浸式展演、場景化體驗、全域化布局,向世界遞出“甜蜜絲路”的文旅新名片。
伊吾縣文體廣旅局局長巴哈爾古麗·許庫爾的推介充滿政策溫度,涵蓋景區創建、品牌推廣、旅游業態、專列包機等多領域,最高獎勵達百萬元,彰顯伊吾縣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哈密市旅游協會副會長郭璐的“交通革命”藍圖令人振奮:“自2025年3月31日起,將加密哈密至北京往返航線,在周一、周二、周五、周六達到2班,每周達到11班,同時,自3月30日起恢復開通哈密-鄭州-廈門往返航線,新增哈密-濟南-長沙往返航線,恢復和新增航班均為每日1班,將為旅客出行和區域經濟交流提供更多便利。此外,G7京新高速哈密段的‘絲路驛站’體系正在不斷完善,服務區配備了體驗中心、新能源充電樁和自駕救援站。
六大主題線路的發布展現精準客群定位:“絲路考古學家”線路針對歷史愛好者,包含五堡古墓群考古、拉甫卻克古城體驗;“草原牧歌”線路為親子家庭設計,包含哈薩克族氈房搭建、馬奶酒釀造工坊;“紅色胡楊”線路面向黨建團隊,整合伊吾四十天保衛戰遺址、軍墾博物館等資源。特別推出的“跟著左公游哈密”研學項目,復原左宗棠收復新疆的行軍路線,配備專業研學導師帶隊的“移動課堂”。
哈密的創新在于構建了“甜蜜生態系統”——從物質的哈密瓜到精神的文化體驗,從自然景觀到人文IP,形成了完整的價值鏈條。這種“可帶走的甜蜜”(文創產品)、“可參與的甜蜜”(體驗活動)、“可投資的甜蜜”(產業項目)三位一體模式,為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了范本。
當《和諧新疆》的旋律與汽車博物館的機械裝置藝術交相輝映,現場觀眾品嘗著剛摘下的“密作”哈密瓜,掃碼進入“數字哈密”在線平臺,每個游客都能擁有專屬的“絲路護照”,記錄在哈密的每一次體驗。
從張騫的駝鈴陣陣,到“一帶一路”的鏗鏘足音;從哈密回王的宮廷樂舞,到國家大劇院的交響盛宴——哈密,這座絲路咽喉的“甜蜜支點”,正以文明對話的姿態,書寫著新時代的文旅傳奇。當北京觀眾在汽車博物館觸摸到哈密瓜的絲路甜香,他們觸摸的不僅是地理的果實,更是文明交融的結晶。正如哈密交響樂團在國家大劇院奏響的《瀚海絲路》,這片土地的每個沙丘都刻著史詩,每縷風都在傳唱新的傳奇。
責任編輯:張洽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