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陽縣:信用分類差異化監管 讓守信企業免打擾
摘要:汝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推動“雙隨機”監管與信用分類監管的進一步融合,不斷提升對經營主體的監管效能和服務水平,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法治化營商環境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范紀安報道 汝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推動“雙隨機”監管與信用分類監管的進一步融合,不斷提升對經營主體的監管效能和服務水平,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是依托省市局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信息化系統對轄區企業信用等級進行劃分(信用評價等級由系統內各分類指標和模型對企業在影響期內的信息進行分析后,自動對企業賦分)。各類企業按風險等級由低到高劃分為A、B、C、D四類。A級為最低信用風險級別,信用狀況較好。以此類推,D級為最高信用風險級別,信用風險評價得分較低,信用狀況較差。截至2025年3月,汝陽縣有各類企業7493家,其中風險等級低(A)企業2880家,風險等級一般(B)企業3026家,風險等級較高(C)企業949家,風險等級高(D)638家。
二是應用評價結果開展分級分類監管,優化監管資源分配。依據信用風險等級分類結果,結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對轄區企業實施差別化監管,提高監管效能。對信用風險低(A級)的,降低抽查比例為1%,并可根據檢查事項采取書面檢查、網絡檢查等非現場檢查方式實施檢查,減少對經營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對信用風險一般(B級)的,保持常規抽查比例為3%,加強日常大數據監測,督促經營主體整改經營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失信行為。對信用風險較高(C級)的,適當提高抽查比例為10%,發現問題要及時責令其改正,并在抽查檢查過程中列為重點關注對象。對信用風險高(D級)的,大幅提高抽查比例為20%,必要時應實現全面覆蓋,依法依規實行嚴管嚴查。例如,2024汝陽縣市場監管領域開展經營主體公示信息和登記信息抽查,共抽取經營主體145家,其中D級經營主體36家、C級經營主體21家、B級經營主體63家、A級25家。通過對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結果的運用,可減少對規范經營主體的干擾,有針對性地開展檢查,實施差異化監管。
三是創新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模式,護航企業發展。深化以信用分級分類為基礎的差異化監管,不斷探索創新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進一步提升市場監管的科學化、精準化、智慧化水平,著力發揮部門聯合檢查對優化營商環境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加強對企業的誠信教育,提升行業自律水平,讓誠信經營的理念深入人心。
責任編輯: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