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江蘇連云港東??h探索縣域智慧醫療新路徑

2025-04-07 13:58 中國發展網

中國發展網訊 4月2日,東海縣人民醫院聯合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在江蘇東海舉辦“縣域醫療產學研融合發展大會”,正式發布“東海智醫”本地化人工智能大模型系統,標志著縣級醫院在智慧醫療、科技成果轉化與產學研融合路徑上邁出關鍵一步。

在大會現場,東海縣人民醫院發布了三項AI系統核心成果,分別為知識圖譜平臺、審方系統和病歷評分系統。三套系統以本地真實病歷與指南數據為基礎,結合港澳技術團隊算法優化,已在多科室部署試點,初步實現從“數據”到“決策”的智能轉化。

這一系統的背后,是東海縣人民醫院在“本地化大模型”部署方面的率先探索。“基層醫療不缺數據,缺的是把數據真正轉化為服務力、決策力的能力。”東??h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孫潤鋒在致辭中表示。

連云港市衛健委副主任董青在致辭中指出:“‘東海智醫’系統的發布,是新質生產力在縣域醫療領域的一次深度落地,代表了基層醫療數字化轉型的前沿方向。市衛健委將持續支持東海等基層單位開展探索,把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實際能力。”

在成果發布專區,東??h人民醫院集中發布了由科研帶動臨床轉化的17項研究成果,包括腫瘤AI模型、免疫微環境評估系統、生成式醫學語言模型對比研究等。多篇論文已發表于國際高水平期刊,并通過“從研究到算法、從論文到平臺”的形式逐步落地。

其中,醫院聯合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及企業開發的兩款試劑盒——呼吸道多重病原檢測試劑盒與血流感染檢測試劑盒,均可在12小時內完成對200多種病原體與30多種耐藥菌的檢測,擬定在年底投入使用。

會議期間,康達學院聯合附屬醫院代表召開圓桌論壇,正式啟動“康琴基層醫療協同創新研究中心”籌建。同時,東??h人民醫院宣布與iMetaMed雜志社共建編輯部,與康達學院共建“智能醫學與健康工程微專業”,實現科研、教學與成果轉化全流程聯動。

在灣區專家的技術協助下,東海逐步構建起復雜病例的智能診療路徑與數據建模機制,初步實現“AI賦能診療、平臺服務科研、機制助推落地”的縣域特色發展路徑。

東海縣衛健委主任劉春水指出:“此次匯聚港澳高校、產學資源、一線醫院共同參與,是縣域醫療體系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我們將把東海的經驗沉淀為機制,把一次次突破變成系統性協同。”

此次合作的另一大亮點,是港澳高校在基層醫療建設中的“柔性支持”機制。香港大學與澳門大學的專家團隊不僅參與本地化AI模型優化、中草藥方劑篩選等技術攻關,還深度融入醫院科研體系建設與青年人才培養環節。通過共建“縣域智慧醫療協同創新聯合實驗室”、柔性引進港澳教授指導項目實踐,雙方已形成貫穿研發、教學、應用、轉化的全鏈條合作體系。

東海模式的探索不僅是地方創新的體現,更是落實“健康中國2030”“數字中國”“科技強醫”國家戰略的積極實踐。通過灣區反哺、校院聯動、成果轉化與系統部署,東海縣人民醫院正在成為“全國縣域醫療現代化樣板建設”的一張新名片。

東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寶芹表示:“東海堅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基層醫療改革,堅信科技與機制的融合能夠為人民健康創造更多價值。未來,縣政府將持續加大制度保障、財政扶持和資源統籌,助推‘東海樣板’走向更廣舞臺。”

東海的探索表明,在國家戰略引導與多元機制支持下,縣域醫療同樣具備形成科技成果轉化閉環、推進醫療質量提升的能力,走出一條具有可借鑒意義的基層現代化路徑。

責任編輯:張洽棠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