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日企旭化成為何在深圳設立沒有營收指標的開放實驗室
深圳共創中心對中國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敞開大門,攜手研究解決方案
摘要:“共創中心不僅是旭化成的實驗室,也是大家的實驗室?!毙窕呻娮涌萍迹ㄉ虾#┯邢薰旧钲诜止靖呒壙偙O張北平說,旭化成的客戶、代理商乃至第三方廠商紛紛加入,信息共享,面對面探討汽車空間布局、音頻改進等方案。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在深圳這個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地標和重要窗口,旭化成打破外界對日本企業行動保守的固有印象,以開放的心態,大膽地設立了一家沒有營收指標的“共創中心”。這里熱情迎接中國汽車產業鏈上的眾多企業,彼此深入溝通,圍繞汽車的各種難題和市場需求,攜手研究解決方案。
縱觀外資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在中國建立自己的研發中心并不少,但是敞開大門與行業伙伴合作創新的共創中心則難得一見。
專注:打造汽車“好聲音”
1922年在日本創立的旭化成已走過百年歷程,在全球化工、醫藥、電子等多條產業鏈的上游均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業務和技術的多樣化是旭化成的顯著特點,僅在汽車產業就涉及方方面面,這從其在2024年進博會上展示的三款新品就可見一斑——鋰電池用超離子導電性電解液;防止兒童、寵物被遺忘在車內的毫米波雷達收發器;超細纖維材料人工麂皮絨Dinamica。
2024年進博會上,旭化成展臺上的體驗車搭載了旭化成為滿足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各類解決方案。崔立勇/攝
深圳共創中心所隸屬的AKM(旭化成微電子)在電子元件領域掌握著傳感器、模擬信號處理、軟件算法等核心技術。手機導航所依賴的電子羅盤,就是由AKM率先推向全球消費電子市場。
共創中心目前專注于汽車的“聲音”。在全球的聲學領域,超過九成的企業都是旭化成的客戶。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全球,一大半的汽車品牌都會在中控系統內裝載旭化成的音頻芯片。
然而,汽車的好聲音僅憑音頻芯片還不夠。每款新車的空間尺寸、內部結構、揚聲器配置、內飾材料各不相同,這些都會對聲音產生影響。在共創中心,旭化成與各個廠家以及生態伙伴攜手,對聲音效果進行精細優化和提升,想方設法為駕駛者和乘客帶來最佳的聽覺體驗。
旭化成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高級總監張北平介紹,共創中心目前的一大功能是致力于汽車音頻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幾乎囊括了所有和汽車音頻相關的內容。消費者或許未曾察覺,如果缺乏調試,汽車行駛中的噪聲、風聲和車內的回聲就會干擾通話,導致通話內容難以聽清。實際上,車內的免提通話更涉及汽車和手機行業的多項相關技術標準。
改變:“請進來”共解難題
“以前我們叫客戶,現在叫合作伙伴(partner)。”張北平說,深圳共創中心帶來從內到外的深刻變革。
以往旭化成要上門去為客戶展示產品,但是隨著技術和解決方案復雜程度的提升,讓別人“百聞”不如在共創中心“一見”。因此,共創中心將合作伙伴“請進來”。
共創中心內的一輛汽車展示了旭化成與中國某頭部車企深入合作的部分成果。這輛汽車出廠時配備14個揚聲器,共創中心在車內不同位置增加至35個揚聲器單元。對比前后的聲音,可以感受到車載音響的顯著提升,杜比全景聲效果堪比影院。這輛車的現場體驗為各方的深入交流創造了契機。
“共創中心不僅是旭化成的實驗室,也是大家的實驗室。”張北平向本報記者介紹,旭化成的客戶、代理商乃至第三方廠商紛紛加入,信息共享,面對面探討汽車空間布局、音頻改進等方案。
從單一的芯片生產者,到客戶的價值提供者,共創中心帶來了巨大的變革。“融合更多生態伙伴,與旭化成共創更多價值,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張北平將共創中心視作廣闊的平臺。
共創中心之所以選址深圳,緣于廣東是中國汽車生產和消費第一大省,擁有汽車產業集群優勢,而且深圳聚集了大量相關行業和技術,易于吸納不同領域的創新思維。
“在互動過程中深入了解彼此的需求,挖掘潛在的合作契機和可能共同推進的點。”在共創中心參與過數十款車型調試的高級音頻專家何斯偉說。
交流促進了融合,溝通孕育著機遇。盡管旭化成沒有對共創中心設立營收指標的考核,但張北平肩負的責任并不輕。他最為關心的是共創中心吸引來多少合作伙伴,又和多少家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進行了深入溝通,“這是共創中心最根本的追求之一。”
2023年創立以來的兩年時間,近100家公司、500名業內人士來到位于深圳前海的共創中心。中國汽車產業內部交流更密集,新技術應用更迅速,從日本來到共創中心工作的技術人員對此感受尤為深刻。
提升:應對中國汽車產業之“卷”
在深圳共創中心,一輛為保密而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汽車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車內音頻的測試。來自旭化成和汽車廠商的技術精英圍坐在多臺儀器旁,力求為這款即將上市的國產新車調試出最好的音頻效果。
眾所周知,中國汽車產業很“卷”,其中汽車音響尤為“卷”。張北平分析,這固然與中國車企的經營理念相關,同時也離不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迅猛崛起。
新能源汽車因其靜謐的車內環境,對音響效果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在張北平看來,不同于傳統燃油車這一“功能機”,“智能機”新能源車支持更為多元和深層的場景應用。憑借大容量電池的支撐,新能源車已成為不打擾家人與鄰居的私密獨處空間。在車庫或停車場,許多人樂于沉浸其中,長時間享受音樂、電影、游戲的樂趣,汽車的音響效果由此變得至關重要。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座艙正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中控屏幕從一個增加到兩個、三個,揚聲器更從十個拓展到二十個、三十個,各種新技術加速落地。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汽車廠商不惜用“堆料”的方式不斷添加新功能,以此吸引消費者。
受制于傳統習慣和消費者需求,海外汽車市場的技術迭代速度相對緩慢,汽車普遍仍采用4-6個揚聲器。很多在中國汽車市場習以為常的配置,在海外市場尚未起步。
“在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發生的事情,就是在海外汽車市場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張北平說,共創中心通過深度融入中國汽車市場,隨中國汽車工業共同發展,這也將幫助日本乃至全球汽車工業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汽車技術的革新速度,助推全球汽車工業發展。
創新:拒絕在技術上停滯不前
“不斷挑戰、不斷創造是旭化成的DNA。旭化成也一直非常重視這種DNA。”旭化成株式會社執行官、中國總代表,旭化成(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近藤修司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
深圳共創中心是在近藤修司的支持下建成的,也深深打上了創新的烙印。“如果在技術上停滯不前,客戶就會失去新鮮感。”張北平表示,共創中心堅持新技術的開發,自身也將不斷升級和進化。
“AKM現在銷售的主力產品和十年前相比已經完全不同。”何斯偉說,要想適應市場變化,必須有新產品,否則將難以為繼。
張北平表示,來自汽車終端場景的具體需求也從根本上推動音頻芯片的發展。音頻芯片的規格及算力,必須滿足新能源汽車多場景的應用要求。共創中心正在緊密配合總部,持續進行音頻算法的優化,以提升音頻效果。
張北平提醒,汽車音頻效果與揚聲器多少密切相關,但不等于揚聲器數量越多越好,最終衡量的實際音效。此外,中國汽車廠商在追求汽車內飾豪華的時候,常常會忽略音效等功能性。共創中心也在積極擁抱AI(人工智能)技術,通過融入AI算法幫助客戶解決車內降噪難題,提高終端用戶的駕駛體驗。
何斯偉透露,共創中心未來還將加快AI音頻解決方案的共同研發,本地化部署的AI音頻小模型在未來的智能座艙里被廣泛應用,共創中心將在這一領域積極探索。
作為旭化成在汽車領域的全球首個共創中心,深圳共創中心匯聚了旭化成多個事業部的力量。旭化成總部感受到深圳共創中心所發揮的巨大價值后,在東京、首爾、杜塞爾多夫等地也陸續建起共創中心。
音頻算法等技術的研發并非易事,往往需要長時間的付出和磨礪。“有了共創中心,就能先把種子播撒下去,等待發芽和開花結果。”張北平說,深圳共創中心正是旭化成對未來的投資。
責任編輯:崔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