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遼寧自貿試驗區掛牌八周年創新成果豐碩

2025-04-17 16:33 中國發展網 施文郁

摘要:8年來,全省上下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戰略部署,推動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立足創新推動制度型開放、創新帶動外貿高質量增長、創新推動全產業鏈發展、創新推動區域聯動發展四方面重點,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果。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施文郁報道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2017年4月遼寧自貿試驗區揭牌成立至今,建設運營已有8年。這一平臺在制度創新方面探索了哪些新途徑、積累了哪些新經驗?經營主體有何獲得感?4月16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商務廳及遼寧自貿試驗區沈陽片區、大連片區、營口片區的相關負責人對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作介紹、解答。

據悉,遼寧自貿試驗區建設運營8年來,實際利用外資累計50億美元,外貿進出口額突破1萬億元。2024年,28項創新經驗在全省復制推廣,其中1項創新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外貿進出口額達1543.7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通過制度創新推動外貿新增量達230億元。持續擴大“保稅混礦”監管創新模式,2024年,鐵礦石保稅混礦進出口額51.5億,同比增長4.4%。東北首個進口銅精礦保稅混礦試點順利落地,實現進出口額2億元,鐵礦石保稅篩分8.9萬噸,進出口額0.7億元。

遼寧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8年來,全省上下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戰略部署,推動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立足創新推動制度型開放、創新帶動外貿高質量增長、創新推動全產業鏈發展、創新推動區域聯動發展四方面重點,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果。

自貿試驗區是深層次改革的排頭兵、高水平開放的引領者。8年來,遼寧省堅持創新推動制度型開放。在參與國內、國際標準制定方面,2024年遼寧自貿試驗區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共計推出4項改革創新經驗在全省復制推廣。其中危險貨物安全合規運輸標準制定新模式解決了危險貨物運輸根本性難題,并向國際輸出便利我國產品運輸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標準”。

貿易便利化是自貿試驗區的發力重點。遼寧省進行一系列探索,創新帶動外貿高質量增長。推出中歐班列綜保區前站式集拼、中歐班列“多點集發”海關監管等系列創新模式,2024年,中歐班列進出口貨值16.8億元,同比增長13%。開展東北首單保稅期貨交割原油國際轉口業務,2024年實現保稅原油保稅交割轉口業務貿易額40億元,交割量85萬噸。開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便捷監管”、跨境出口商品清單布控自動分揀、“9810+海外選品中心”等模式,2024年,遼寧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68.1億元,同比增長39.8%。

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是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重要目標。多年來,遼寧自貿試驗區一直在圍繞重點產業培育加強部署,創新推動全產業鏈發展。經過8年的開拓創新,遼寧自貿試驗區初步構建了以汽車及零部件、航空裝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主導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2024年,遼寧自貿試驗區工業產值達1315億元。沈陽片區形成了央地合作打造航空產業集群等多項創新成果,聚集了沈飛民機、南航沈陽維修基地等30余家航空制造與維修的骨干企業。大連片區形成了進出口車輛運輸降本增效工作新舉措等多項創新成果,聚集了東風日產、奇瑞汽車兩大整車廠以及一批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營口片區形成了科技創新型企業“靶向培育”新機制等多項創新成果,聚集了東盛集團等規模以上新材料企業30家。

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是統籌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的內在要求。2024年以來,遼寧省持續強化自貿試驗區與重點產業園區聯動創新發展,成果不斷涌現。沈陽片區與大連片區聯合試點進口食品《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以下簡稱《證明》)電子化互認,解決了企業往返海關開具紙質《證明》等問題,截至2024年年底,共簽發《證明》2.8萬份、食品《證明》近2萬份,為企業節省了大量運營成本。

今年遼寧自貿試驗區將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更好發揮遼寧自貿試驗區示范引領作用。謀劃制定遼寧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實施方案或重點任務清單,積極推進大連片區整合提升;開展首創性、集成式探索,持續推動沈陽片區開展飛機保稅維修業務,促進國際藝術品產業創新發展,深化大連片區大宗商品貿易制度創新,建立出口汽車“出廠即入港、入港即退稅、報備即出口”物流新模式,支持營口片區陸港樞紐產業園、綠色包裝產業園建設。

責任編輯:劉維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