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研究院發布《2025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研究報告》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程暉報道
2025年4月18日,由北京中指信息技術研究院主辦,北京中指信息技術研究院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中國物業服務指數系統承辦的“2025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十八屆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家論壇”在雄安國際酒店會議中心隆重召開。
本次會議,中指研究院邀請業內專家及優秀企業代表,共同見證《2025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研究報告》的發布。
中指研究院院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聯席組長莫天全先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原所長、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原聯席組長陳小洪先生,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辦公室主任黃瑜女士,以及來自碧桂園服務、彩生活服務、弘陽服務等物企代表與各位專家們共同總結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現狀,探討未來趨勢,分享優秀企業在運營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助力企業提升運營效率與服務品質,推動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同時,會上中指研究院聯合小冰科技、指尖科技正式發布“AI物業服務場景大模型”及首款落地產品“AI招投標Agent”,標志著物業管理行業邁入AI深度賦能的數字化轉型新階段。該產品聚焦物業招投標場景,能夠實時追蹤全國范圍內所有公開的物業招標信息,提前預警商機。通過本地化部署,它可以在保證企業數據安全前提下,精準覆蓋標書評分點,實現AI3分鐘完成高水準標書撰寫、提升5倍參標數量、100%嚴格把控廢標風險、中標率提升300%。該產品的研發獲越秀服務、金科服務、金泰物業等30余家行業頭部企業深度參與。作為“生態伙伴”,這些企業通過場景化反饋持續優化模型,確保產品貼合實際需求。
根據《2025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百強企業“增收不增利”現象仍在持續,毛利潤與凈利潤仍然呈現下降趨勢。管理規模方面,管理面積增速放緩,企業發展策略由“擴規模”轉為“增績效”;服務質量方面物業企業加強品質建設提高滿意度,應對收繳率留存率下行壓力;發展潛力方面,物業企業深挖“物業+”萬億藍海,智慧科技與人才優化雙輪驅動;社會責任方面,物業企業保障基層就業,依法誠信納稅,協助基層治理。
從經營績效看,2024年,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均值為16.05億元,同比增長3.52%,增速較上年回落1.04個百分點。從收入結構看,2024年,百強企業基礎物業服務收入均值為13.43億元,占比約為83.71%,同比提升1.66個百分點,在總營收中占據核心地位;增值服務收入占比13.84%,同比下降1.39個百分點;創新型服務收入占比2.45%,同比下降0.27個百分點。
2024年,百強企業“增收不增利”現象仍在持續,毛利潤與凈利潤仍然呈現下降趨勢。2024年,百強企業毛利潤均值為3.19億元,同比下降1.34%;凈利潤均值為7990.71萬元,同比下降4.71%。毛利率和凈利率持續下探。2024年,百強企業毛利率均值為19.87%,較上年下降0.98個百分點,其中,基礎物業服務、增值服務及創新型服務的毛利率均出現下降;凈利率均值為4.98%,首次降至5%以下,較上年下降0.43個百分點。
從管理規??矗?/strong>2024年,百強企業管理面積均值達到6946.30萬平方米,同比增速為2.18%;合約面積均值為8847.8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1%。從行業整體看,房地產市場下行導致增量空間持續收縮。從企業發展策略上看,企業由追求“規模”轉為追求“效益”,由追求“數量”轉為追求“質量”。從企業分化角度上看,不同類型、不同性質的企業增速差異較大。
2024年,百強企業第三方管理面積占比達到54.83%,同比微增0.30個百分點,基本維持穩定。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百強企業積極拓展優質的存量住宅項目,也將服務邊界進一步拓展至醫院、學校、場館、交通等非住宅項目,同時,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競爭優勢,不斷提高聚焦精度,使優質資源盡可能地投入最核心、效益最好的領域,發揮集約化優勢,合理優化布局。2024年,百強企業非住宅業態管理面積占比達34.21%,與上一年基本保持一致。
從服務質量看,物業企業從多角度綜合提升服務質量。百強企業通過標準化體系建設,降低企業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提升服務質量。新科技給物業服務行業帶來了技術革新,百強企業通過硬件技術的革新提升了物業服務的效率和環境管理的精度;通過軟件技術的應用為服務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奠定重要基礎。為提升服務品質,百強企業主動豐富服務類型,以社區增值服務滿足客戶的額外需求,以特色人文服務滿足客戶精神文明追求。物業企業通過構建服務與費用透明化機制,以物業費的使用公開透明為切入點,探索出信托制物業費模式;以服務透明、價格匹配需求為切入點,創新提出物業清單化服務加彈性定價的模式,推動物業服務質價相符,提升服務質量。
從發展潛力看,房地產市場邁入下半場,行業重心由開發銷售轉向長效運營。百強企業根據自身戰略方向,聚焦專業細分賽道,進一步挖掘市場空間。在做好基礎物業管理服務的同時,圍繞“家庭生命周期”與“多元生活場景”深度探索社區增值服務,滿足業主多元生活需求,挖掘更大的市場服務空間。IFM市場需求逐步釋放,空間巨大;城市服務也已經成為不少物業公司營業收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強企業從“人盯人”的粗放式運營轉向“數據驅動”的精細化管理,將傳統業務升級為全鏈路智能化的服務生態,緊跟科技發展前沿,積極擁抱AI,進一步優化管理和服務。堅持“以人為中心”的原則,不斷完善“選、育、用、留”機制,制定全方位人才建設體系。
從社會責任看,百強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2024年員工數量均值為6082人,同比小幅下降。平均納稅額7845萬元,同比上升1.01%,高于2024年全國稅收收入增長率。百強企業協助基層治理,為老舊小區提供基礎物業服務,彌補重難點區域治理空缺;改造、升級老舊小區基礎設施,保障小區環境安全;構建業主間關系網,政民協同維護小區和諧。
隨著行業逐步發展以及科技應用地持續深化,物業管理正從“空間管理”向“服務生態”不斷進階、轉變。百強企業將以民生服務為根基,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在建設美好生活的征程中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程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