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北:以協同立法為引領 破解跨區域協同管理難題
——探索川渝高竹新區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新路徑
摘要:但隨著新區開發建設的不斷深入,新區行政管理權限不足、川渝政策差異等問題日益顯現,亟須通過川渝兩省市協同立法的方式賦予新區行政主體資格,為新區高效運行、改革創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李平貴 記者李博報道 川渝高竹新區作為全國首個跨省共建的新區,通過探索重塑行政管理體制、創新開發建設體制,基本破除行政壁壘,初步形成了100余項“高竹經驗”。川渝兩省市進一步深化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共同發布《關于川渝高竹新區行政管理事項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推動新區依法取得行政主體資格和相應行政管理權限,實現了新區范圍內行政決策、執行、監督的有機統一和高效協同,為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了新活力,也為全國其他地區在跨區域協同立法、合作模式創新、政策標準協同、區域一體化發展等方面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先進經驗。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對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進行了專節部署,并明確“推動建設廣安—渝北等一批跨省市毗鄰地區產業合作園區”,川渝高竹新區應運而生。重慶市渝北區與四川省廣安市在川渝兩省市指導下,于2020年設立川渝高竹新區,新區是川渝兩省市10個毗鄰地區功能平臺中唯一以“新區”命名并聯合成立管理機構的功能平臺、唯一可視化實體化運行的合作共建新區、唯一由兩省市共同出臺專項支持政策的新區。但隨著新區開發建設的不斷深入,新區行政管理權限不足、川渝政策差異等問題日益顯現,亟須通過川渝兩省市協同立法的方式賦予新區行政主體資格,為新區高效運行、改革創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堅持目標導向,集聚各方合力。一是明確總體思路。圍繞立法目標與背景,加強立法協同與溝通,明確新區管委會的法律地位和權限范圍,推動政策協同與一體化發展,確定推動制定《決定》的總體思路,確?!稕Q定》出臺后可實施、可操作、可執行。二是探索實踐路徑。按照“人大決定+政府清單”的方式,明確新區行政主體資格和相應行政管理權限,為解決新區在跨省域開發運營、規劃建設、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困難問題提供法治保障。三是跨省聯合推動。兩省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兩省市人大經濟委、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和司法廳(局),以及渝北區、廣安市聯合組建立法工作專班,在深入開展調研并充分吸收各方意見的基礎上,起草形成《決定》草案代擬稿。兩省市司法廳(局)按照立法程序進行了審查,經反復論證修改,形成《決定》草案送審稿。在立法起草及審查階段,兩省市人大及政府相關部門進行了多次工作對接和集體論證修改,兩省市的《決定》草案在主要內容上保持一致、立法進度上基本同步。
著眼現實需要,突出改革基調。一是重點突出立法創新。《決定》深入貫徹上位法律和政策精神,學習借鑒長三角及相關省市先進經驗,創造性構建核心條款,針對性提出思路對策和制度安排。例如,《決定》明確“因川渝高竹新區改革創新需要暫時調整或停止適用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川渝高竹新區管委會可以向制定機關提出建議,制定機關依法處理”,為新區持續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提供支撐。二是重點突出改革導向?!稕Q定》聚焦固化改革成果、破解改革難題、引領改革進程,力爭為全國跨省域合作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例如,《決定》明確了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項目核準和備案、土地管理等核心管理權,為探索建立協同機制,推動就業、醫療、養老、住房、戶籍等領域政策協同取得新突破奠定基礎。三是重點突出實際需求。為確?!稕Q定》條款精準、務實、管用,系統梳理川渝高竹新區成立以來的難點堵點,在集中研究跨省域開發運行、規劃建設、要素保障等問題的基礎上,科學設計放權賦能和政策協同制度。例如,《決定》明確“有關國家機關在川渝高竹新區設立的直屬機構和派出機構,按照各自職責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權,川渝高竹新區管委會應加強統籌協調,共同探索一體化運行機制”,強化了新區管委會全域統籌協調能力,保障高效一體運行。
聚焦重大部署,推動落地落實。一是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稕Q定》緊扣全面深化改革主題,結合新區特征,在“538”改革體系基礎上,縱深推進跨省域政府投資項目一體化審批、土地一體化管理、法治共同體建設、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等10個方面改革重點,著力破解項目推進緩慢、生產要素流動不暢、生態環境跨省治理機制不健全等深層次問題。二是全面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川渝兩省市聚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同步出臺并實施《決定》,有效規范、保障和促進新區開發建設。前期,新區在稅費征管、統計分算等方面作出有益探索,形成稅費征管一體化、統計分算等標志性成果,并在《決定》中具體表述?!稕Q定》出臺后,將進一步推動新區探索經濟統計分算方式、建立互利共贏的稅收分享機制、推進跨省域稅費征管服務一體化等重點改革任務。三是全面落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重大決策。聚焦打破行政區劃對要素流動的不合理限制,推動要素市場一體化,加快建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市場主體信息共享與互認機制?!稕Q定》明確“支持川渝高竹新區統一水、電、氣等管(線)網及供應設施規劃建設,統一服務標準和價格形成機制”“四川省與重慶市支持川渝高竹新區建立健全統一的政務服務標準,實現行政審批等政務事項辦理結果互認”等內容,為新區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法律支撐。
成效亮點
全國首個通過兩省市人大協同立法方式賦予跨省共建新區行政主體資格的立法成果。地方立法是通過法定程序落實上位法律和政策,解決通達基層“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重要途徑,而新區具有跨省域經濟區特色,無法完全沿用傳統立法路徑。2024年6月21日,《決定》獲川渝黨政聯席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于7月29日和31日先后在四川、重慶兩省市召開的人大常委會會議上獲表決通過,于8月1日正式實施?!稕Q定》的出臺意味著新區獲得行政主體資格,將進一步促進新區在交通互聯互通、產業集聚發展、集成政務服務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區域一體化發展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更好發揮探路示范作用。
全國首個支持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立法成果。新區承擔著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歷史使命,《決定》體現了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鮮明取向,將有效幫助新區解決開發建設、改革創新中遇到的體制機制障礙?!稕Q定》出臺后,川渝兩省市檢察院率先行動,制定出臺了關于支持和服務保障川渝高竹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兩省市司法部門正在以新區為試點,推行“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為改革探索提供有力支撐。
全國首個體現“政策就高、成本就低、自主選擇”的立法成果。新區是川渝兩省市在毗鄰地區唯一一個跨省域共建、可視化實體化運行的共建功能平臺,具有“一區跨兩省、兩省建一區”的顯著特征?!稕Q定》明確“在重點項目建設、資金安排、產業扶持、用地保障、資源配置、試點示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動政策自主選擇、擇優使用”,為新區貫徹落實兩省市支持新區“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提供了法律支撐,進一步增強了新區的政策吸引力和競爭力。(重慶市發展改革委 渝北區)
責任編輯: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