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籌備會在京召開
摘要:2025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IPSPACE 2025)籌備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張守營4月22日報道 2025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IPSPACE 2025)籌備會今天在北京召開。作為全球唯一由八大國際空間組織領導人共同發起、以科學家為主導的年度航天盛會,IPSPACE自2018年創辦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七屆,成為推動空間技術和平利用與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此次籌備會吸引了來自中、美、歐等國家和地區的航天機構、國際組織、商協會及科學家、企業家代表線上線下參會,圍繞會議籌備進展、國際合作深化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聚焦“科學、科創、科普”,創新辦會模式。IPSPACE 2025定于2025年12月9日至11日在海南舉辦,延續“同一個太空,同一個家園”的核心理念,采用“線上線下融合、主會場與全球分會場同步”的創新模式,設置主論壇及多場專業分論壇,配套項目路演、成果展覽、國際簽約等環節,旨在實現“學術交流、產業對接、金融驅動”的多元目標[citation:用戶提供]。國際和平聯盟(太空)執行主席王天怡表示,大會將繼續以“科學、科創、科普”為主題,推動空間技術在大健康、空間碎片治理等領域的科研應用,并通過青少年科普教育儲備未來人才。
全球聲音:呼吁多邊合作與可持續發展。與會國際嘉賓一致強調太空技術的和平利用對全球治理的重要性。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指出,面對地緣政治與氣候變化等挑戰,IPSPACE應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太空探索的融合,凝聚全球合力應對不確定性。喬治·布什美中關系基金會主席尼爾·布什重申“太空無國界”理念,呼吁技術應用需超越國界,服務全人類福祉。國際宇航科學院秘書長讓-米歇爾·康坦提出,IPSPACE應進一步強化科學對話,重點探討月球探索、太空垃圾治理等議題,并擴大青少年科普項目的影響力。
據介紹,2025年會議將新增對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的關注。中國信息協會低空經濟分會副會長程泊霖指出,低空經濟在交通、農業等領域的產業化潛力巨大,需借助IPSPACE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IPSPACE始終秉持“和平、合作、共贏”精神,架設起中、美、歐乃至全球的交流橋梁。前法國參議員伊夫·波佐·迪·博爾戈在會上表示,這一平臺將促進金融、科技等多領域跨界合作,為應對全球性挑戰提供“太空方案”。
記者手記 :
八年堅持:在“星辰:與荊棘中鋪就和平之路
張守營
八年前,“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國際研討會(IPSPACE)”首次在北京發出“同一個太空,同一個家園”的倡議,八年后的今天,這場以科學家為主導的民間航天盛會,已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它像一根堅韌的絲線,串聯起全球航天精英的共識,也將“堅持”二字鐫刻進人類探索太空的敘事里。
堅持,是打破藩籬的無聲力量。
IPSPACE的堅持,首先是對“科學無國界”信念的捍衛。在航天領域,技術與政治的博弈從未停歇,但IPSPACE始終以“科學、科創、科普”為錨點,讓中、美、歐的航天機構、企業家與學者,在月球基地建設、太空垃圾治理、衛星遙感醫療等議題上持續對話。正如國際宇航科學院秘書長讓-米歇爾·康坦所言:“當科學家的數據在同一個屏幕上跳動時,偏見便失去了立足之地。”
堅持,是播種未來的漫長耕耘。
八年里,IPSPACE不僅促成了中歐“微笑衛星”等跨國項目,更將目光投向星空之外的土壤——青少年。從“小小航天員”研學計劃到覆蓋百萬學生的科普課程,這場堅持的深層意義,或許在于讓下一代在仰望星空時,先看到合作而非競爭。正如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所感慨:“IPSPACE教會我們,太空探索的終極目標不是爭奪‘誰先抵達’,而是回答‘我們如何共同抵達’。”
堅持,是動蕩時代的清醒選擇。
地緣沖突、技術封鎖、氣候危機……過去八年,世界并不平靜。但IPSPACE的堅持,恰恰印證了一種可能:即便在分歧最尖銳的領域,人類依然可以找到對話的支點。喬治·布什美中關系基金會主席尼爾·布什的觀察尤為深刻:“當一些人在建造‘太空武器化’的圍墻時,IPSPACE卻在搭建橋梁——它證明,和平利用太空不是理想主義的口號,而是技術、資本與良知共同選擇的現實路徑。”
2025年,當IPSPACE首次移師海南時,這場跨越八年的堅持將迎來新的坐標?;赝麃砺?,它或許沒有發射火箭的驚天動地,卻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讓“合作”成為太空敘事中不可忽視的聲部。因為真正的探索者都明白:抵達星辰的征程,從來不在速度,而在方向;而人類最珍貴的航天器,始終是那顆敢于相信“我們本應同行”的心。
責任編輯:張守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