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大項目 正文

又一批入冀項目云簽約,河北迎來協同發展新力量

2022-07-20 17:02 中國發展網 成靜
京津冀協同發展

摘要:日前,“貫徹落實‘穩住經濟大盤’工作部署 津冀合作項目暨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投資基金推薦入冀項目云簽約活動”在河北省成功舉辦。

中國發展網記者 成靜

日前,“貫徹落實‘穩住經濟大盤’工作部署 津冀合作項目暨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投資基金推薦入冀項目云簽約活動”在河北省成功舉辦。活動由河北省協同辦主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負責同志應邀以視頻形式出席并致辭。

記者從河北省發展改革委了解到,本次簽約活動集中發布了《2022年河北落地津冀合作簽約項目清單》,共57個津冀合作項目在河北省簽約落地,總投資399.78億元。“本次簽約項目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對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引領河北高質量發展將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河北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為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全面貫徹“穩住經濟大盤”工作部署和河北省委、省政府“抓投資、上項目、促發展”工作要求,在天津市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協同辦會同各市推進津冀有關方面共同開展產業、公共服務、生態環保、基礎設施等領域項目化合作,促成了一批河北落地津冀合作項目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投資基金推薦項目成果。中信銀行石家莊分行、河北銀行等金融機構分別與一批津冀合作項目簽約,進一步提升了津冀合作項目效益與能級,為項目提供資金要素保障。同時,河北省協同辦充分發揮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國開金融項目資源優勢,推動國開金融基于產業鏈布局向河北省推薦項目,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燕郊中心、北京聯泰集群智能制造基地等一批優質項目同步簽約。

記者了解到,近十年來,河北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密結合河北實際,明確“去、調、轉”目標任務,出臺河北省建設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及制造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數字經濟等系列政策文件,大力實施去產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業轉型升級等系列三年行動計劃,深入開展萬企轉型、科技創新、重點領域治理等專項行動,圍繞存量調優、增量調強,統籌謀劃、綜合施策、強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顯著成效,產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一是去產能成果突出。“十三五”期間,累計壓減退出粗鋼產能8212萬噸、煤炭產能5590萬噸、水泥產能1194.9萬噸、平板玻璃產能4999萬重量箱、焦炭產能3144.4萬噸、火電產能234萬千瓦,六大行業化解過剩產能任務圓滿收官,鋼鐵產能從峰值時的3.2億噸減至1.9億多噸。

二是調結構進展明顯。三次產業結構實現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歷史性轉變,服務業占比大幅提升,2021年占生產總值比重49.5%,對經濟增長貢獻率61.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2021年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21.5%,基本形成了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共同主導、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雙輪驅動的產業發展格局。

三是轉動能步伐加快。“十三五”以來,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從全國第24位提升至第18位,科技進步貢獻率累計提高14個百分點、達到60%;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5倍、總數達到1.1萬家、躋身全國前十位,科技型中小企業年均增長1.2萬家、總數達到9.5萬家;數字經濟規模占生產總值比重超過33%,兩業融合、服務型制造、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四是提質量成效顯著。制造業競爭力指數連續三年居中等競爭力水平,創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家,高溫合金、電工鋼、電子信息材料、高端醫藥制劑等一批國際先進、國內領先高端產品不斷涌現。鋼鐵等六大重點行業有組織、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實現全覆蓋,“十三五”期間單位GDP能耗下降21.3%,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別下降26.1%、27.6%。

不僅如此,河北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紓解也取得標志性突破,首批集中疏解項目在雄安新區落地建設。

記者了解到,目前,雄安新區規劃政策體系基本形成,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京雄城際和雄安高鐵站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用;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張家口首都“兩區”和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扎實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大氣環境質量明顯好轉,京津冀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加速融合。2021年全省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首次突破300億元、增速達到69%。

“下一步,河北省將牢牢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聚焦‘三區一基地’建設,加快實施一批重大項目、重要工作和重點改革事項,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拓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上述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成靜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