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速遞 正文

擁河時代新樣本:太平河片區重構石家莊理想人居想象

2025-04-30 16:28 消費日報網

石家莊太平河畔,正迎來煥然一新的澎湃巨變!

這片8300畝熱土之上,凝聚著全球37個頂尖設計團隊的智慧結晶,正逐步變身為生活和藝術的水岸地標,一座藍綠交織的“滹沱未來城”呼之欲出。

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潛力和獨特宜居屬性的太平河片區,恰似一部中國城市進化論的微縮紀錄片——這里不僅承載著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戰略雄心,更在“新規劃、新片區、新市民、新生活”的四重維度上,書寫著城市更新升級的范式革命。

太平河片區效果圖

新規劃:從“藍圖繪就”到“精準落子”

回望石家莊的城市發展史,從鐵路拉來的城市到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重要支點,“東西狹長、南北受限”的格局,始終制約著城市能級的躍升。

城市的崛起如同一部成長史。近年來,石家莊就像一位沉穩的修行者,始終堅定而穩健地積蓄能量,穩步推進“擁河發展”戰略。

可以說,石家莊經歷了1.0鐵路時代、2.0環路時代、3.0地鐵時代、4.0片區時代之后,已經正式邁入5.0擁河時代。

去年年底,國務院批復了《石家莊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這是石家莊城市建設發展史上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規劃》確定了依山擁河、組團發展的策略,明確了“一主、四輔、兩帶”的城市空間結構。其中,“兩帶”即滹沱河經濟帶、太行山生態帶。

新的空間結構,使“擁河發展”戰略在規劃層面得到確認落實,也充分證明,未來十年石家莊“擁河發展”戰略的核心地位。

太平河片區效果圖

今年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擁河發展”戰略有進一步政策指向:“實施擁河發展戰略,在滹沱河城區段布局現代新興產業和服務功能,建設產城融合、開放包容、低碳綠色的高水平生態經濟帶,打造引領和支撐省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如果說生態是底色,那么規劃便是畫筆。作為“擁河發展”的起步區、示范區、引領區,太平河片區的規劃,堪稱一場融合國際視野與本土特色的 “城市理想實驗”。

新片區:從“城市留白”到“價值高地”

站在臥虎山公園攬勝閣俯瞰,滹沱河與其最大支流太平河在此交匯,河面波光粼粼,岸邊塔吊林立,一幅“山河入城、產城融合”的壯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太平河實景圖

作為承載“擁河發展”戰略的核心起步區,太平河片區是石家莊六大城市更新片區中,重點打造的綜合性城市片區。

太平河片區以8300畝的恢弘體量,致力于打造自然與人文深度交融的詩意棲居地,承擔著石家莊從“內陸城市”向“濱河都會”轉型的歷史使命。

這片曾被視為“城市邊緣”的區域,正憑借獨特的地理優勢與戰略定位,成為石家莊城市更新的“破題之作”。

其北望正定古城,南接東垣遺址,西鄰勝利大街,東抵體育大街,恰好位于石家莊“一主四輔”城市空間結構的幾何中心。

更重要的是,隨著復興大街、北三環市政化改造完成,以及地鐵2號線北延、4號線北延(規劃中)的推進,這里將形成 “兩橫三縱” 的立體交通網,實現與中心城區15分鐘通勤圈,徹底打破傳統意義上的“區域隔閡”。

從功能分區來看,我們亦能看出太平河片區勢要打造“高質量城市片區”的決心。

石家莊太平河城市片區規劃包含了“一灣六組團”,其中“一灣”是指中央活力灣,由濱水度假板塊、博物館板塊、音樂廳板塊、美術館板塊、運動康養板塊五大功能板塊組成。

環繞中央活力灣形成國際人才社區、低碳示范社區、潮流都市街區等六大功能組團,主要為居住、商業和文化功能。

學校、美術館、音樂館效果圖

難怪國際知名建筑大師里卡多·波菲如此評價:“這條如母親一般的河流將成為城市最重要的景觀。這條河不應是陸地之間的裂縫,而應該是整片土地連接在一起的一個新的美麗的中心。”

新市民:人居升級的“價值共識”

根據《石家莊太平河城市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官方文件顯示,片區內對人口數量、居住密度都進行了嚴格控制。換言之,只有部分石家莊市民能夠在這片生態與生活兼得的片區居住。

那么,究竟哪類人群會率先被太平河片區的城市居住理念所吸引?

太平河片區的崛起,是城市與人的雙向奔赴。這里正在吸引三類“新市民”,形成獨特的“圈層效應”。

第一類群體,是從“居住剛需”到“生活品質”進階的改善型家庭。對于石家莊中高端改善客群而言,太平河片區提供了稀缺的“全維度升級”。

不同于傳統城區的擁擠,這里的低密社區滿足了對私密空間的需求;43中優質教育資源的落地,解決了子女教育的后顧之憂;而美術館、音樂廳等文化配套,更填補了高端精神生活的空白。

正如一位在太平河片區置業的業主所言:“這里不僅是換一套房子,更是給孩子一個在自然中成長、在藝術中浸潤的環境。”

第二類人群則是新經濟從業者。

隨著石家莊“萬億城市”目標的推進,太平河片區也是高端產業的承載地之一。這里不僅規劃了300米超高層地標建筑,還將布局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現代都市型農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太平河片區超高層建筑效果圖

對于年輕的新經濟從業者來說,這里既是宜居之所,更是事業進階的平臺——早晨在河畔慢跑后步行上班,傍晚在濱水咖啡館洽談業務,周末在美術館看展或音樂廳聽演出,這種“產城人”融合的場景,正是他們追求的“理想工作生活態”。

第三類則是康養需求群體。

憑借出眾的生態優勢,太平河片區內本身就有石家莊市老年養護院,未來95號地塊還將建設石家莊市老年養護院南院,后續還將規劃建設康養社區等項目,更好地滿足城市高品質養老需求。

新生活:石家莊人自己的“理想水岸”

每一個世界大都會,皆有代言其繁華的濱水生活圈。

無論成就巴黎左岸浪漫史詩的塞納河,還是以超低容積率定義首都高端別墅生活圈的北京溫榆河畔,都在佐證人類理想的生活方式,往往與一條河流動脈息息相關。

在兩河相交的太平河片區,石家莊人可以找到自己的“理想生活水岸”,生活在這里被重新定義——它不是簡單的居住空間疊加,而是自然、人文、繁華的有機共生,1平方公里的「附近」生活美學應運而生。

可以嘗試想想,居住在太平河片區的新市民,在這里一天的生活:

清晨,在臥虎山公園的登山道迎接第一縷陽光,俯瞰滹沱河的壯麗河景;上午,送完孩子上學,順便在社區咖啡館買一杯手沖咖啡;中午,步行至濱水商街品嘗絕佳美食,或在合生匯購物中心享受一站式購物。

夕陽下的臥虎山攬勝閣

下午,在美術館欣賞一場國際藝術展,或在音樂廳預約周末的交響樂演出;傍晚,沿著滹沱河綠道騎行,看夕陽余暉灑在河面;夜晚,在自家陽臺遠眺正定古城的燈火,感受歷史與現代的時空對話。

這樣的24小時生活圖景,正在從規劃圖紙走向現實。

當下,正在全速推進建設的太平河片區,包括美術館、社區服務中心、住宅等項目在內的約76棟樓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音樂廳南組團、濱水商街組團的住宅、商業等新開工項目都在緊鑼密鼓建設中。

教育配套方面,石家莊市第四十三中

學(石家莊外國語學校)太平河校區(92#地塊)項目早在去年年底就實現了全線封頂,石家莊市第四十三中

學(石家莊外國語學校)太平河校區(53#地塊)項目也在今年年初實現了主體結構封頂。

未來,太平河片區南岸將建設15大宜居社區。值得注意的是,曾獲“2024人居典范項目”大獎的城發投·瑞璟春和,一期已經全面封頂,二期也在加快建設中;坐擁一線河景資源的城發投·瑞璟春山,已經取得預售證可證即將入市。

可以說,太平河片區不僅肩負著優化和探索沿河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的使命,更為石家莊新市民營造了一片高品質的濱水生活社區。

太平河畔實景圖

結語:

從2023年的集中摘地,到2024年的塔吊林立,再到2025年的配套兌現,太平河片區的每一步都踩在石家莊城市更新的節點上。

對于石家莊而言,太平河片區是“擁河發展”戰略的試金石,也是千萬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具象化期待。當“太平活力岸、滹沱未來城”的藍圖逐漸清晰,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片區的崛起,更是一座城市向“宜居、宜業、宜游”進階的決心。

或許,正如一位規劃專家所言:“太平河片區的終極目標,是讓石家莊人相信,理想生活不必遠走他鄉,就在家門口的‘附近’。”而這,正是一座城市對市民最溫暖的承諾。(消費日報網)

聲明:本站作為信息內容發布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本站或通過本站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產生的財務損失,本站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同時,如果您在中國發展網上發現歸屬您的文字、圖片等創作作品被我們使用,表示我們在使用時未能聯系到您獲取授權,請與我們聯系。

【本文資訊為廣告信息,不代表本網立場】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