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大重點任務發布!溫州華商華僑先行區獲發改委批復建設
摘要:聚焦國際產業鏈,打造華商華僑創業創新高地。
中國發展網訊 近日,《中國(溫州)華商華僑綜合發展先行區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獲國家發改委批復。1月13日下午,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中國(溫州)華商華僑綜合發展先行區建設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委統戰部(市僑辦)、市發改委、市商務局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
十五大重點任務
一是聚焦國際產業鏈,打造華商華僑創業創新高地。
1.吸引華商華僑回歸投資。以溫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浙南科技城)為核心,圍繞新材料、生命健康、數字經濟、總部經濟等產業,形成華商華僑科創產業發展主陣地。以浙南沿海先進裝備產業集聚區和溫州甌江口產業集聚區為主要依托,圍繞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關鍵零部件、臨港產業、機電設備、現代商貿物流等產業,布局建設華商華僑回歸產業園。
2.融入全球產業鏈。推動華商華僑和本土企業聯合開展跨國經營和投資,堅持引資和引技引智并舉,培育一批具有產業鏈影響力和話語權的華商跨國公司。推動中低端產業配合3D打印、柔性制造、定制化加工中心等智能制造資源,打造小批量多品種加工中心。支持有實力的民營企業與華商華僑依法開展合作,參與國際基礎設施建設、資源能源等領域合作。
3.嵌入國際創新鏈。打造華商華僑科技創新平臺,引進國際一流科創資源,共建國際科技合作園、國際研究機構、創新孵化和技術轉移中心,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市場化產業化利用。加快推進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打造成為先行區創新驅動和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
4.暢通國際供應鏈。加強海港陸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融合聯動,建成集空港、海港、輕軌、高鐵、高速公路于一體的綜合智能交通樞紐,提升溫州機場區域樞紐功能,完善航線網絡,爭創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加快建設杭溫鐵路,推進溫州北(永嘉)客運樞紐規劃建設。擴大溫州港口岸開放,建成重要樞紐港和國際郵輪港。加快5G、大數據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溫州綜合數據信息港。
二是聚焦貿易強國建設,打造國際貿易樞紐性集散地。
1.提升外貿出口能級。深化與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的技術和經貿合作,提升做強東南亞、南亞等傳統市場,挖掘開拓非洲市場潛力。推進溫州鞋類、服裝、汽車及零部件、眼鏡、寵物用品、教玩具等國家級外貿升級基地及鹿城、瑞安省級外貿轉型升級示范縣(市、區)建設。培育壯大外貿企業主體,打造一批外貿出口品牌。
2.打造華商華僑進口商品“世界超市”。積極創建溫州國家培育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提速建設浙南閩北贛東進口商品集散中心,重點推進溫州全球商品貿易港、溫州空港新區等一批進口商品平臺建設。
3.創新培育貿易新業態。推動中國(溫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示范區與華商華僑合作,引聚知名電商平臺企業,先行打造跨境電商華商華僑板塊。促進華商華僑嵌入全球數字貿易網絡。推進鹿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加強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
4.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建立和培育政府間、國際組織、商協會及企業間多樣化伙伴關系。爭創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培育一批服務貿易領域領軍企業,利用展會、線上交易平臺等多種形式開拓服務貿易市場,打響“溫州服務”品牌。
三是聚焦提升公共服務,打造教育醫療旅游休閑合作區。
1.加強華商華僑教育醫療合作。鼓勵國內外一流大學、科研院所在溫州設立分支機構。深化溫州肯恩大學等中外合作辦學,鼓勵華商華僑企業設立國際化辦學為特色的民辦學校。支持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教育機構開展國際合作。鼓勵和吸引國內外知名醫學院校、國際康養機構、華商華僑在先行區合作創辦各類醫療機構和養老服務產業。
2.打造僑鄉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推進“溫州學”和永嘉學派研究,保護傳承利用好溫州古城五馬街、江心嶼,文成劉伯溫故里等歷史文化遺存,加快建設山水詩路文化帶,支持泰順建設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培育建設一批彰顯僑鄉文化特色的非遺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以及休閑、研學和養生旅游示范基地。
3.做好華裔青少年服務工作。建立健全華商華僑子女聯絡服務工作機制,為華裔青少年回國就學、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服務和便利。
四是聚焦投資往來便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1.推進華商華僑貿易投資便利化。探索華商華僑小額日用品進口監管便利化機制,為華商華僑雙向投資提供一站式行政審批服務。
2.推進華商華僑金融便利化。推進財政支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全國試點。探索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點。探索以市場化方式建立華商華僑創新創業擔保資金。
3.優化便僑惠僑服務環境。建立涉僑綜合服務單一窗口。穩步推進華僑回國定居、恢復戶籍等涉僑審批權限下沉到縣(市、區)。推進外籍華商華僑出入境、工作和居住便利化,簡化華商工作許可辦理材料。
4.加強華商華僑權益保障和風險防范。建立涉僑訴訟服務、涉僑案件聯絡員制度。建立華商華僑外貿預警預判動態監測系統平臺,加強風險防控。
責任編輯:唐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