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葉軍:溫州共有涉僑企業3000余家
摘要:海外溫州人在世界各地設立了50多所海外華文學校,建立了12個“海外甌越文化傳承基地”,創辦了50家海外華文媒體,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中西文化交流。
中國發展網訊 近日,《中國(溫州)華商華僑綜合發展先行區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獲國家發改委批復。1月13日下午,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中國(溫州)華商華僑綜合發展先行區建設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委統戰部(市僑辦)、市發改委、市商務局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溫州在華商華僑方面有哪些優勢?僑務部門在建設華商華僑綜合發展先行區有哪些舉措?
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辦主任 葉軍:
建設華商華僑綜合發展先行區最大優勢就是溫州人的優勢,具體有三個方面。一是華僑多。共有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68.84萬,歸僑僑眷50萬人,分布在13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350多個海外溫籍僑團,他們為住在國和地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關心家鄉的建設和發展,紛紛回鄉投資興業,支持家鄉公益事業,為助推溫州社會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二是網絡強。溫籍華僑通過自身的人脈優勢,以僑為橋,以商引商,構建了內外互動、聯接世界的信息網、資金網、供銷網和鄉情網。三是基礎好。溫州的海外華僑大多是改革開放后移民的新僑,占總數80%以上,他們在海外主要以經商為主,在多年的創業打拼中積累了比較雄厚的經濟基礎。他們普遍具有較強的家國情懷,踴躍回國回鄉投資創業,目前,溫州共有涉僑企業3000余家,全市外貿出口額的80%是直接或間接通過華僑和涉僑企業實現的。
僑務部門在建設華商華僑綜合發展先行區的舉措有:
一是創新為僑服務機制。首創為僑服務“全球通”平臺,這平臺覆蓋政務、司法和信訪120個事項的服務內容都可在網上辦理,目前已在11個國家和地區、14個城市設立了16個辦事服務點,服務覆蓋溫籍華僑80%以上。此項目榮獲中央統戰部2019年實踐創新獎。在疫情期間又進一步延伸服務,構建線上政務、應急聯動、遠程醫療、物資捐贈等四大服務場景幫助華僑抗疫。下步,將繼續增設服務網點,增加服務事項,完善辦事機制,不斷提高為僑服務水平。
二是積極搭建回歸平臺。籌辦世界溫州人大會,大力實施“新鄉賢新家園鹿鳴計劃”,繼續建設好世界溫州人家園,打造世界溫州人情感地標、精神家園、回歸示范,多渠道引導人才回歸、資金回歸、貿易回歸;組織開展“尋根之旅”、海外僑胞故鄉行、僑界甌越文化之旅等活動,增強海外僑胞對家鄉的發展認知和情感認同,提振回歸發展的信心。
三是促進海內外溫商互動融合發展。積極打造“全球溫商發展聯盟”,加強海外僑團與國內溫州異地商會聯系,促進互動,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充分利用僑貿小鎮、全球貿易港等平臺,引導海外僑胞資本回歸、貿易回歸,同時為溫州企業走向海外、開拓國際市場牽線搭橋,為先行區建設和溫州高質量發展凝聚僑界合力。
四是加強中外文化交流。目前,海外溫州人在世界各地設立了50多所海外華文學校,建立了12個“海外甌越文化傳承基地”,創辦了50家海外華文媒體,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中西文化交流。今后,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充分發揮他們傳播中華文化和甌越文化的作用,定期舉辦“青藍新學”、世界溫州人經濟理論研修班、新生代國情培訓班和僑界青年綜合素質研修班,著力增進華僑對國情、市情和形勢政策的了解,增進華僑華人特別是華裔青少年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利用春節、國慶等重要節日,組織“親情中華”、世界溫州人鄉音使者文藝演出團到海外展演,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溫州故事。
責任編輯:唐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