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 解決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水生態損害三大水問題
摘要:污水資源化利用是指污水經無害化處理達到特定水質標準,作為再生水替代常規水資源,用于工業生產、居民生活、生態補水、農業灌溉等,以及從污水中提取其他資源和能源。污水資源化利用對優化供水結構、增加水資源供給、緩解供需矛盾和減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白雪
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和水生態損害是目前制約我國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瓶頸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短板。污水資源化利用是破解上述問題的有效措施和多贏途徑,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5月14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主辦的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現場會在陜西省西安市召開。本次現場會通過交流先進經驗做法、實地調研先進案例、推廣先進技術工藝和運維模式等方式,研究部署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工作有關要求。
《指導意見》為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頂層設計填補了空白
污水資源化利用是指污水經無害化處理達到特定水質標準,作為再生水替代常規水資源,用于工業生產、居民生活、生態補水、農業灌溉等,以及從污水中提取其他資源和能源。污水資源化利用對優化供水結構、增加水資源供給、緩解供需矛盾和減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蘇偉在現場會上強調,“要提高認識,站在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的高度,把污水資源化利用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污水資源化利用具有水量穩定、水質可控等特點,國際上也有很好的經驗做法和實踐,經濟、社會、生態、環境效益顯著,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可以增加水資源供給,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同時減輕水體污染,保障生態安全。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水生態損害三大水問題的有力舉措。”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二級巡視員牛波從政策文件出臺的背景及意義出發,對《指導意見》進行了詳細解讀。牛波指出:“《指導意見》為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頂層設計填補了空白,提出了構建多層次政策體系和全方位體制機制有關要求。”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胡洪營表示:“《指導意見》的發布標志著污水資源化利用上升為國家行動計劃,是污水處理進入資源化利用新階段的重要標志性文件,為水處理行業發展和轉型升級創造了新空間、新機遇,為水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提供了新理念、新模式,為水科學技術創新和學術研究拓展了新方向、新舞臺。”
值得一提的是,為做好《指導意見》的實施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分工方案》,涉及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建部、水利部等部門。
比如,在著力推進重點領域污水資源化利用方面,由住建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水利部牽頭,工信部參加加快推動城鎮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由工信部、生態環境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參加積極推動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由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住建部、水利部參加穩妥推進農業農村污水資源化利用。
又如,在實施污水資源化利用重點工程方面,由住建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生態環境部參加實施污水收集及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工程;由生態環境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住建部、水利部參加實施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工程,制定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實施方案。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在本次現場會上了解到,目前有關部門已經積極行動起來,提高政治站位和使命意識,細化部署、壓實責任,為污水資源化利用工作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污水資源化利用需各地方積極推動落實
污水資源化利用工作不僅需要綜合管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等建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配合、齊抓共管的聯動機制,更需要各地方的積極推動落實。
北京市水資源自然稟賦不足,水資源嚴重短缺是該市基本水情。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主任來現余表示,“為應對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北京市除了加強生產生活節約用水、加強外調水利用等措施外,提出了‘向污水要資源戰略’,積極推動污水資源化利用,目前再生水已成為北京市穩定的第二水源。”
“北京市始終堅持將污水治理與資源化利用作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來現余介紹:“尤其是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著重提出推動水資源循環高效利用,要求加強再生水多元、梯級和安全利用,提高再生水輸配能力。”
與此同時,北京市創新投融資模式,加強污水資源化利用。據來現余介紹,“中心城區實施特許經營,北京城市排水集團負責投資、建設、運營中心城區再生水設施,政府按照特許經營協議安排投資補助。郊區則采取‘企業建廠、政府配網’的模式,實現再生水廠全面市場化建設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為豐富再生水應用場景,鼓勵再生水服務首都高端制造業。“在北京市中心城區,工業用水已實現100%由再生水替代。”來現余介紹說:“尤其是在先進工業集中的亦莊經濟開發區,中芯國際等高科技企業對用水水質及水源穩定性要求極高,為節約水資源,滿足相關工業企業用水,通過深度處理將再生水進一步凈化為水質高于自來水的高品質再生水,實現高科技企業全面使用再生水。”
此外,北京市為積極推動污水資源化利用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污水資源互利用項目建設;堅持生態治水,鼓勵再生水重歸自然;充分利用價格杠桿,構建鼓勵再生水應用的價格體系等。
浙江省寧波市的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對此,寧波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鮑正操表示,“寧波市以規劃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強化政策支撐,持續推進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和高水平建設、加快污水資源化利用,大力推動污水處理企業綠色創新發展,涌現了一批標桿性企業和標志性項目。”
寧波北侖巖東稅務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寧波北侖區域污水收集、處理、再生利用和城區排水工作,公司成立后持續致力于綠色發展創新探索,取得了有效經驗。對此,鮑正操介紹:“一是以市場為導向踐行污水資源化利用,開拓城市第二水源;二是革新工藝技術,拓展空間用地資源;三是實施光伏發電項目,助力碳減排。”
在陜西省西安市,污水資源化利用取得一定成效,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幅提高,初步形成了“東有浐灞廣運潭,西有灃河昆明池,南有唐城曲江池,北有未央漢城湖,中有明清護城河”的城市水系新格局。
西安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邢欣表示,“截至目前,西安已建成污水處理廠32座,日處理能力348.1萬立方米;已投運污水處理廠27座,日處理能力330.1萬立方米,其中城9區日處理能力314.5萬立方米,縣城日處理能力15.6萬立方米。2021年西安市計劃新建、擴建6座污水處理廠,新增日處理能力21.5萬立方米;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準Ⅳ類標準;鋪設管網200公里,設置再生水取水栓92處,城區再生水利用量近2億立方米,利用率達26.5%。”
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建池從三個方面介紹了重慶市污水資源化利用工作開展情況:“系統謀劃、四水共治,重慶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統籌兼顧、一體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全面提升;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城鎮污水資源化利用走出特色之路。”
落實“節水即治污”理念 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針對下一步各地區各部門應如何落實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工作,蘇偉強調,一是統籌謀劃,系統推進。抓緊組織制定相關規劃或實施方案,抓緊制定具體計劃,明確工作任務。要推進“廠網一體化”建設、運行和管理,推廣“泥水共治”。二是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要根據當地自然條件、資源稟賦和水環境保護要求,科學開展污水資源化利用工作。重點流域、缺水地區和水環境敏感地區,應科學實施污水處理提標升級,根據實際需要建設污水資源化利用設施。三是落實“節水即治污”理念,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抓緊編制出臺本地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協同推進節水、治污和資源化利用。
各地區也針對未來工作開展制定了具體措施。來現余表示,在“十四五”時期,北京市將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在具體工作措施上,一是在污水治理及資源化利用領域率先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充分發揮污水、再生水熱值高的優勢,試點開展余熱利用,同步探索污泥能源化利用。二是進一步加強再生水生態化應用,立足首都水資源緊缺的基本事實,進一步加大再生水凈化技術研究,利用生態方式處理、利用再生水,進一步讓再生水回歸自然循環。三是結合城市更新進一步完善中心城區再生水管網,不斷擴大再生水供水范圍,替換新鮮水。
邢欣表示,西安下一步將有針對性地抓好幾項工作:“首先,優化再生水管網,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同時,研究制定再生水價格,促使水資源良性循環。此外,要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加大再生水設施建設規模。”
責任編輯: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