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改委 正文

河北省發展改革委:推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2021-07-16 08:29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革命老區

摘要:近年來,圍繞做強革命老區的縣域產業,培育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8397家、高新技術企業528家。通過實施科技創新券、貸款風險補償、科技成果轉化補貼等政策措施,全力支持革命老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做大做強,提高革命老區創新發展能力。

河北省發展改革委

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任務。“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開展以來,河北省發展改革委進一步加大對實施意見的貫徹落實。一方面,開展了“新時代·看河北老區新變”系列宣貫活動,宣傳河北省革命老區新面貌,推進重點任務落細落實,目前已進行了四期,各方面反映強烈,革命老區的社會熱度持續升溫。另一方面,聯合國開行河北省分行印發了《關于金融支持重點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通知》,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優勢和作用,“十四五”期間對河北全省革命老區融資1000億元,助力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新時代革命老區全面振興發展。

 老區老村展新顏   河北省涉縣更樂鎮大洼村位于太行山深處,村內古建筑保存完好,極具特色,2016年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近年來,當地借助太行山高速開通帶來的便利條件,著手發展鄉村旅游,將大洼村保護與環境整治、自然生態修復、基礎設施配套等工作相結合,使古老村落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打卡地”,村民通過開辦餐飲、民宿等參與到分享旅游紅利中來。新華社 

老區老村展新顏 河北省涉縣更樂鎮大洼村位于太行山深處,村內古建筑保存完好,極具特色,2016年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近年來,當地借助太行山高速開通帶來的便利條件,著手發展鄉村旅游,將大洼村保護與環境整治、自然生態修復、基礎設施配套等工作相結合,使古老村落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打卡地”,村民通過開辦餐飲、民宿等參與到分享旅游紅利中來。新華社

河北省發展改革委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經驗做法,可以概括為“革命紅”“生態綠”“產業興”“百姓富”“創新強”這十五個字。

——堅持深入挖掘、精心打造,以傳承紅色基因推動“革命紅”。

一是全面推進紅色資源保護。對重要革命舊址舊居、重要事件發生地、重要紀念設施等紅色資源現狀進行全面調查,建立河北革命老區紅色資源數據庫。

二是積極培育紅色精品景區。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冬奧會籌辦等重大戰略機遇,加快建設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目前,河北省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達到14處30個,形成了以紅色圣地西柏坡、前南峪抗日軍政大學、涉縣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等為龍頭的精品景區,有力提升了紅色旅游發展的核心支撐。

三是大力弘揚紅色文化精神。提煉太行革命老區紅色文化精髓,全力塑造“圣地西柏坡”、“太行紅河谷”、“英雄太行山”等品牌形象。

——堅持綠色發展、依法治理,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綠”。

一是切實加強重點流域管控。例如為提升白洋淀流域環境質量,制定了《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及其實施意見,緊緊圍繞“全面達到四類水和局部三類水、不得再有五類水”的目標要求,切實抓好控源、治污、補水、清淤,2020年白洋淀流域52個監測考核斷面全部達到Ⅳ類以上水質,總體達到有監測以來最好水平。

二是著力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健全革命老區縣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制度,分類有序退出超載產能。

——堅持聚焦優勢、突出特色,以發展實體經濟推動“產業興”。

一是大力發展山地特色農業。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在淺山丘陵區大力發展以蘋果為主的特色水果產業帶,種植規模達220多萬畝,產量達150多萬噸,“富崗蘋果”成為全國消費者耳熟能詳的河北蘋果“金字招牌”,懷來葡萄、漿水蘋果等區域公用品牌成為革命老區產業振興的新名片。

二是整合提升文化旅游業。依托太行山高速及其連接線,河北省以全域旅游發展理念為依托,著力構建“一軸引領、三片聯動、六區支撐、八廊串聯”的太行山風景廊道體系。

——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以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百姓富”。

一是扎實鞏固產業扶貧成果。持續加大產業扶貧項目扶持力度,以太行山地區為重點,打造了“正定-平山-阜平-淶水”等一批旅游扶貧專線,“‘非遺+扶貧’中國實踐·河北案例”成為文旅部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廣案例。

二是支持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持續加大對重點革命老區縣創建鄉村振興示范區的支持力度,指導有條件的縣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創建基礎,聚焦鄉村振興總要求,按照統籌規劃、連片打造、“三區”同建、“四村”聯創的路徑,同步推進生產、生活、生態建設,重點創建了涉縣太行紅河谷、內丘縣百果小鎮、鹿泉區白鹿泉、淶源縣白石山、阜平縣駱駝灣、蔚縣南部、涿鹿縣礬山等7個鄉村振興示范區。

三是全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優先發展老區教育事業,著力改善老區辦學條件,2020年,共投入財政性教育經費210.77億元,有力保障了革命老區縣基礎教育發展。

——堅持創新示范、引擎驅動,以提升科技支撐推動“創新強”。

一是積極培育戰略型新興產業。以新能源、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數字經濟等為發展重點,著力提升太行山革命老區縣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水平。近年來,圍繞做強革命老區的縣域產業,培育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8397家、高新技術企業528家。通過實施科技創新券、貸款風險補償、科技成果轉化補貼等政策措施,全力支持革命老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做大做強,提高革命老區創新發展能力。

二是著力推動產業園區提升。科學確定主導產業,積極承接京津產業梯度轉移,引進龍頭企業項目,延伸產業鏈條,加快促進產業集聚。加強革命老區園區、基地和創新平臺建設,把農業科技園區、山區特色產業科技示范基地以及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建設作為推動太行山革命老區發展的重要舉措,不斷打造科技創新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現代科技示范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