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贛州革命老區的新時代振興發展答卷
摘要:“此情此景,令調研組組長、時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的杜鷹哽咽了。他表示:‘我們欠了老區人民的債!我們要用8年的時間還這里80年的債。’”瑞金市云石山鄉黨委書記劉應金當時就在現場,他向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回憶道。
近日,中國記協組織“學黨史悟思想·紅土地上踐初心”中央媒體赴江西贛州學習調研,記者們在瑞金市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會址聽講解員述說紅色故事。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程暉/攝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程暉
贛南是原中央蘇區的主體和核心區域,被譽為“紅都圣地”,革命先輩們在這片紅色土地上進行了治國安邦的偉大實踐。建國后,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關心關懷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的發展,特別是2012年《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出臺以來,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更是邁出了堅實步伐。
經過8年多的建設,贛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答卷——2020年贛州市地區生產總值3645.2億元,是2011年的2.7倍;2011~2020年,該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到9.2%,增幅穩居江西省“第一方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平均水平由2011年的43%提高到57%。此外,人民生活大為改善,長期困擾老區人民的住房難、喝水難、用電難、行路難、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高,老區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振興發展帶來的巨大實惠。
由42個部委組成的聯合調研
歷史上,贛南蘇區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有姓名可考的烈士就達10.82萬人、長征路上每前進一公里就有3名贛州籍烈士倒下;贛州走出了134位開國將軍,其中興國籍將軍56名;贛南紅土地孕育了偉大的蘇區精神……此次,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參加中國記協組織的“學黨史悟思想·紅土地上踐初心”中央媒體赴贛州學習調研活動時,來到距瑞金市約15公里的黃沙村一個叫華屋的地方,其因整個村莊的人都姓華而得名,地方不大但景色秀美。1934年紅軍長征前夕,17位華屋的青壯男子相約到蛤蟆嶺,其中最小的一位只有13歲,他們每人栽下一棵松樹,約定革命成功后再一起回來看看,但8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松苗早已高聳入云,而17位紅軍壯士卻再也沒有歸來。為緬懷先烈,華屋后人在17棵青松上,分別掛上木牌寫上烈士的名字。每到清明節,村民們都會在青松下祭拜先人,同時教育子孫后代要繼承先烈遺志,弘揚革命精神。
由于自然條件、資源稟賦、戰爭創傷等多方面原因,很長一個時期,贛州地區像華屋這樣原中央蘇區的貧困問題十分突出,貧困狀況令人揪心。據當地干部介紹,2012年4月,國務院42個部委組成的聯合調研組深入贛南蘇區實地調研。走進這個為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村莊時,眼前的情景讓他們震驚——泥濘狹窄的道路、老舊破落的土坯房,整個村莊看不到像樣的家用電器,村民用的是土灶臺,喝的是泥塘水,家中沒有廁所,只有屋外簡陋的茅廁……
80多歲的華從祈是紅軍后代,蛤蟆嶺上17棵松樹的主人中就有他的父親和伯父。調研組來到他家,兩間半土坯房,屋外下雨屋內漏,破床頂上還蓋著塑料布。老人說,自從孩子們結婚成家后,30多年了,家里從來沒有吃過一頓團圓飯——房子太小,住不下……
“此情此景,令調研組組長、時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的杜鷹哽咽了。他表示:‘我們欠了老區人民的債!我們要用8年的時間還這里80年的債。’”瑞金市云石山鄉黨委書記劉應金當時就在現場,他向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回憶道。
兩個月后,《若干意見》正式出臺。
政策實施撬動當地飛速發展
“瑞金馬上就要有自己的機場了,去年就開工建設了。”劉應金激動地說:“這些年,國家對我們的基礎設施加大了投入,通了高速公路和高鐵,瑞金的機場也正在建設當中。另外還加大了衛生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現在我們每個村的衛生所都達標了。”
瑞金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朱曉文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瑞金交通的變化可以用“四通八達、翻天覆地”來形容。2017年瑞金通了動車,2019年高鐵也建成了,現在乘高鐵從瑞金到南昌只要兩個小時。“另外,在瑞金的東南西北都有高速公路出口,這在全國的縣級市里面是很少的。”
他還強調,為了貫徹《若干意見》的要求,總投資33億元的連接瑞金興國于都的高速路全長150多公里,在瑞金境內就有72公里,截至目前已經建成11公里。
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繆小征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委聯合出臺若干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強對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政策支持;2020年相關部委明確贛州延續執行西部大開發政策、對口支援、部際聯席會等三項重大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召開7次部際聯席會議,研究協調涉及贛州重要事項94項。“粗略統計,截至目前,國家層面支持政策文件就達到204個。”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除了政策支持,近年來國家在重大項目規劃布局、審核批準、資金安排上對贛南等原中央蘇區也給予傾斜,贛州抓住這個機遇,突出基礎設施先行,制定實施八年振興項目投資計劃,加快布局推進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項目,如“一縱一橫”十字型高鐵和“兩縱兩橫”普鐵網加快構建,新增鐵路運營里程285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750公里,總里程約占江西省1/4,“三縱三橫六聯”高速公路網初步形成;華能瑞金電廠二期、信豐電廠一期建設進展順利,實施五河治理防洪工程40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125處等。
瑞金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宋長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談到,2012年《若干意見》出臺以來,瑞金經濟社會8年時間取得了重大成就,2012年瑞金地區生產總值是88.9億元,到2020年是174.7億元,年均增長1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且瑞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歷史性成就,并獲評為全國全面小康百家示范縣市。”
如今,新的支持和舉措仍在持續,劉應金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2021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支持革命老區在新發展階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目前我們正在對接新的項目。”
百姓滿意是最完美的答卷
“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這是當初革命的初衷,也是對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
在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眼中,如今的華屋,幾間老舊破落的土坯房邊,是66套客家小樓,白墻黛瓦,村民廣場、體育場點綴其中,新屋映襯青山綠樹,靜謐祥和。“我們專門保留了這幾間老屋,要讓后人知道好日子來之不易!”該村黨支部副書記華盛介紹說。
2012年調查組曾走訪過的村民華從祁,現在的生活也與當初大不相同。他和二兒子華水林已經住進了新房,2015年順利脫貧后,華水林經營本小組的8.6畝大棚,種植紅心芭樂、楊桃等水果和輪作種植苦瓜、莧菜、韭菜、芋頭、葫蘆等四季蔬菜。華從祁夫妻倆每月也能拿到政府補貼性收入946元。“如果我父親看見黃沙華屋和農村社會翻天覆地變化的話,他老人家一定會很欣慰!”華從祁感激地說。
此次調研活動中,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走訪的另一個村子,是位于興國縣最南邊的睦埠村,這是江西省省定“十三五”貧困村,也是2012年國務院聯合調研組的現場調研點,目前已在江西省林業局的定點幫扶下實現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底的16.9%降至2019年的0.4%。
江西省林業局駐睦埠村第一書記況小洪介紹,從滿村斷壁殘垣、搖搖欲墜的土坯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泥巴路,搖身一變,取而代之的是賞心悅目的綠化美化庭院和獨具風格的鄉村美景,睦埠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目前全村已形成了林業產業和鄉村生態旅游為主導的產業。2019年為村集體創造超過20萬元的年收入,同時通過產業利益聯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帶來700至3000元不等的穩定收入。”
而睦埠村村民劉瑞江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我小時候得了小兒麻痹,2016年又得了白血病,覺得生活無指望,那時第一書記天天來我家講政策,讓我走出了那段陰影。要不是政策好,我根本活不到現在。”劉瑞江現在通過養鴨子,村里幫助他銷售,這樣,每年有了上萬元的收入。
在于都縣車溪鄉壩腦村,已有百歲高齡的段桂秀熱情地緊握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的手,講述了她的故事——段桂秀是紅軍烈士家屬,89年前,14歲的段桂秀新婚才十天,丈夫王金長就參加了紅軍。而他當初“等勝利后我們就有自己的田地幸福地生活,至多離開三五年,你一定要等我回來”的臨別一言,在老人心間回蕩一生。
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于都,會見了9位紅軍后代及革命烈士家屬代表,段桂秀老人就在其中。如今,段桂秀一年能拿到國家的2萬多元補助,看病也是實報實銷。兩年前,段桂秀還坐著飛機從于都來到北京,替她的“金長哥哥”圓了夢。“托大家的福,我現在生活得很好。”段桂秀跟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念叨著。
“最親的親人是共產黨”。這是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在采訪中經常聽到的一句話。記者從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工作辦公室了解到,2012~2020年,贛州市民生支出累計4755.36億元,年均增長17.3%?,F行標準下114.3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02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改造農村危舊土坯房69.5萬戶,近300萬農民住上新房;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和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解決574.6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近300萬山區群眾用上了穩壓電;新(改、擴)建城鄉學校5634所、校舍712萬平方米;實施醫療衛生項目1086個……
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委托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對《若干意見》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課題組認為:“《若干意見》是近年來成效最明顯,落實最好的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之一”。
據了解,下一步,江西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定位和“五個推進”重要要求,錨定方向,接續奮斗,加快推動贛南等原中央蘇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加富裕的幸福生活。
新聞鏈接·————————————————
贛州與廣州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程暉報道 日前,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政府與廣東省廣州市人民政府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廣東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贛州市行政審批局與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簽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贛州城投集團與廣州無線電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深化開放平臺合作,推動交通互聯互通,共建產業合作試驗區,加強重點產業合作、旅游合作,推進醫療養老合作、富硒農業產業合作,拓展金融領域合作,加強科技、經貿交流合作,強化干部培訓與人才交流合作。同時,建立兩市政府領導定期會晤交流機制,召開聯席會議,共同研究重點合作事項,協調解決合作重大問題,并建立日常協調溝通聯絡機制。
責任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