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摘要:上半年,各調委會共受理糾紛4613件,調解結案2236件,調解成功率66.7%,開展宣傳培訓等活動近30次、參與活動人數超過5萬人次。
中國發展網訊 據國家發改委官微消息 北京市對標國家要求、對標國際一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動營商環境改革迭代升級,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一、推動優化營商環境4.0版改革,鞏固“放管服”改革成效
一是開展打通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落地“最后一公里”專項行動,聚焦商事制度改革、工程建設審批、不動產登記、納稅、政務服務、市場監管等重點領域,通過“局處長走流程”等活動解決問題200余個;2021年上半年,優化營商環境4.0版改革277項任務完成過半。二是發布第三批告知承諾制審批事項,推行告知承諾制證明28項、清理規范證明11項。持續完善一體化政務服務和監管平臺建設,印發數字政務建設行動方案,90.2%市級、81.8%區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辦”。三是精準高效提升企業服務,小米智能工廠二期84天“跑完”前期流程、累計節省227天,實現“拿地即開工”,項目達產后年產能將不低于1000萬臺智能手機,預計年產值約600億元。
二、開展知識產權糾紛調解,降低知識產權維權成本
積極構建知識產權部門負責、社會組織為主體、司法行政部門指導、司法部門確認保障的多部門聯動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調解機制。指導設立15家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培養了一支由行業技術專家、知識產權法律專家組成的289人的人民調解員隊伍。上半年,各調委會共受理糾紛4613件,調解結案2236件,調解成功率66.7%,開展宣傳培訓等活動近30次、參與活動人數超過5萬人次。
三、強化公平公正監管,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
推動構建京津冀區域“1+N”執法協作體系,2021年6月10日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簽署《京津冀市場監管執法協作框架協議》及反壟斷、知識產權、價格、食品安全等4個領域的子協議,促進三地市場監管形成整體合力,維護區域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嚴格執法辦案,聚焦重點市場、民生領域和環球影城建設等方面,綜合運用聯查、抽查等多種執法工具和手段,嚴厲查處商標侵權、假冒專利、特殊標志違法行為。截至6月底,全市涉及知識產權案件立案300余件,結案超200件,沒收非法財物約125萬元,罰沒款1800多萬元。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