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創新發展動能加速釋放
摘要: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印發實施《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建設立體聯動“孵化器”、科技成果產業化“加速器”和創新鏈產業鏈融合“促進器”。加快建設秦創原綜合服務中心,推動設立省級資本市場服務中心秦創原分中心。
今年以來,陜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五項要求”“五個扎實”,全力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資源優勢,創新發展動能加速釋放。上半年陜西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2%,兩年平均增長16.5%。通用設備制造業、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分別同比增長32.1%、39.1%。
陜汽控股車身廠裝焊車間
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印發實施《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建設立體聯動“孵化器”、科技成果產業化“加速器”和創新鏈產業鏈融合“促進器”。加快建設秦創原綜合服務中心,推動設立省級資本市場服務中心秦創原分中心。組織秦創原走進上交所等9場活動,組建12家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和創新聯合體,簽約設立9只種子、創投、產業發展基金。45個項目完成科技成果轉化并注冊公司,總投資450億元的32個項目集中開工。
深化“兩鏈”融合發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啟動首批“兩鏈”融合重點專項,面向社會發布了新能源與智能汽車、高端機床、高端集成電路和先進半導體器件、光子集成與光子制造4個專項領域和陜汽集團等7家行業龍頭企業關鍵急需的8個“揭榜掛帥”課題。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扎實推進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系列路演活動。上半年全省技術合同交易額增長40%,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2.9%,兩年平均增長32.7%,較一季度加快4.6個百分點。
完善創新創業體系。推動《優化創新創業生態著力提升技術成果轉化能力行動方案(2021—2023年)》落地,建立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機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8567家,提前半年完成全年任務。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運行平穩,規模已達5.59億元,投資設立20支子基金,基金總規模42.8億元。不斷健全人才引進、培養、評價、流動等機制,打造科技經紀人、“科學家+工程師”、創新創業導師“三支隊伍”,充分釋放科研人員創新活力。
責任編輯:呂婭丹
(原標題:上半年經濟運行亮點 | 陜西創新發展動能加速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