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新能源開發利用模式提出四方面舉措,推動全民參與、共享發展
摘要: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實施方案》堅持統籌新能源開發和利用,堅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舉,突出模式和制度創新,在四個方面提出了新能源開發利用的舉措,推動全民參與和共享發展。
中國發展網訊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旨在錨定到2030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實施方案》從創新新能源開發利用模式、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深化新能源領域“放管服”改革、支持引導新能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保障新能源發展合理空間需求、充分發揮新能源的生態環境保護效益、完善支持新能源發展的財政金融政策等7方面提出21項具體政策舉措。
關于《實施方案》在開發利用模式上如何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有什么新做法?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實施方案》堅持統籌新能源開發和利用,堅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舉,突出模式和制度創新,在四個方面提出了新能源開發利用的舉措,推動全民參與和共享發展。
一是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建設。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在基地規劃建設運營中,要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鼓勵煤電與新能源企業開展實質性聯營。
二是促進新能源開發利用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要充分調動農村農民發展新能源的積極性,加大力度支持農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頂建設戶用光伏,積極推進鄉村分散式風電開發。要加強模式創新,培育農村能源合作社等新型市場主體,鼓勵村集體依法利用存量集體土地通過作價入股、收益共享等機制,參與新能源項目開發,共享新能源發展紅利。
三是推動新能源在工業和建筑領域應用。開發利用新能源是我國工業和建筑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舉措,要在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加快發展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風電等新能源項目,積極推進工業綠色微電網、源網荷儲一體化、新能源直供電等模式創新;推動太陽能與既有和新建建筑深度融合發展,完善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體系,顯著擴大光伏安裝覆蓋率,提高終端用能的新能源電力比重。
四是引導全社會消費新能源等綠色電力。目前綠色電力消費已經成為全球潮流,我國亟待健全相關制度體系、打通堵點,滿足市場需求。要開展綠色電力交易試點,推動綠色電力在交易組織、電網調度、價格形成機制等方面體現優先地位。通過建立完善新能源綠色消費認證、標識體系和公示制度,推廣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加強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有效銜接,有效引導各類工商業企業利用新能源等綠色電力制造產品和提供服務,鼓勵各類用戶購買新能源等綠色電力制造的產品。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