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的辦法加快釋放政策效能 有信心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摘要: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爭分奪秒抓好落實,推動相關實施細則早出快出、應出盡出,用改革的辦法加快釋放政策效能,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爭取最好結果。
本報記者 | 程暉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用改革的辦法加快釋放政策效能,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爭取最好結果。”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楊蔭凱在9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
此次吹風會還邀請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商務部部長助理李飛分別介紹各自領域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接續政策措施的相關情況。
33+19項政策形成組合效應
楊蔭凱談到,今年5月底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抓緊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落實落地,相關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應出盡出,努力做到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應知盡知、應享盡享,政策效應加快釋放,經濟延續了恢復發展的態勢。從供給看,秋糧作物長勢正常,全年糧食產量有望保持穩定,工業服務業總體平穩;從需求看,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增速連續3個月加快,居民消費持續恢復,外貿的韌性不斷顯現;從民生保障看,物價保持基本穩定,就業形勢逐步向好。
“同時也要看到,受需求不足、疫情沖擊等影響,經濟恢復的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楊蔭凱表示,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合理加大宏觀政策的實施力度。為此,近期,國務院又結合經濟運行中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出臺了19項接續政策,加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的基礎。
楊蔭凱分析,從出臺的時機看,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的重要窗口,三季度出臺政策至關重要;從政策力度看,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總體規模合理適度,能夠有力配合銜接形成組合效應,推動經濟加快恢復,同時不搞“大水漫灌”、不預支未來,既利當前,又利長遠;從政策重點看,接續政策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有利于進一步鞏固經濟恢復的基礎,切實增強發展后勁。
楊蔭凱透露,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爭分奪秒抓好落實,推動相關實施細則早出快出、應出盡出,用改革的辦法加快釋放政策效能,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爭取最好結果。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具備足夠的發展韌性,隨著已部署政策措施的落地見效,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能夠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楊蔭凱說。
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再增加3000億元以上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同時要求依法用好5000多億元專項債地方結存限額,這是當前形勢下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舉措。”楊蔭凱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動這些資金能夠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具體措施包括:
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建立了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采取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18個部門聯合辦公、并聯作業的高效運轉方式,切實提高項目的要素保障力度,目前首批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已全部完成投放,正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發揮協調機制的作用,推動新增額度能夠盡快落實落地。具體舉措包括做好備選項目的篩選和推薦、加快資金的簽約投放和配套融資落實、有力推動項目抓緊開工建設等。
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的限額存量。一是及時做好項目準備。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組織地方報送并篩選形成了今年新的一批準備項目清單,加上今年前期準備項目清單中有一些尚未安排的項目,總體上能夠滿足5000多億元限額存量的發行需求。二是切實推進項目前期工作。三是加快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進度。指導各地方充分發揮本地區重大項目推進工作機制的作用。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督促各方面抓住今年三季度施工黃金期,加快項目建設實施,盡快發揮投資的效益,推動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以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協調配合,共同發力。同時,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促進投資穩定增長,不斷鞏固經濟回升向好的勢頭。”楊蔭凱表示。
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
“民間投資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占了大頭,也是投資的主力軍。落實好鼓勵民間投資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完善民間投資政策環境,有利于更好地穩定市場預期和投資信心,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同時保持整體投資平穩增長。”楊蔭凱談到,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聚焦解決制約民間投資增長的相關問題,抓緊研究出臺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措施,重點做好六項工作。
一是發揮重大項目的牽引和政府投資的撬動作用。要根據“十四五”規劃里提到的102項重大工程,還有國家重大戰略等明確的重點建設任務,選擇具備一定收益水平、條件相對成熟的項目,以多種方式吸引民間資本積極參與。
二是推動民間投資項目加快實施。對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加快技術進步這些具有較強帶動作用、投資規模較大的民間投資項目,要積極納入各地區的重點投資項目庫,加強用地、用海、用能、用水、資金等要素的保障力度。
三是鼓勵民間投資積極參與盤活存量資產。要鼓勵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支持民間資本通過PPP等方式,參與盤活國有存量資產,鼓勵民營企業通過產權交易、并購重組等方式,盤活自身資產,鼓勵回收資金用于新的項目建設。
四是加強對民間投資的融資支持。建立和完善社會資本投融資合作對接機制,通過項目對接會等方式,搭建有利于民間投資項目與金融機構溝通銜接的平臺。
五是促進民間投資規范健康發展。引導和幫助民營企業發現新的增長點,鼓勵民營企業聚焦實業、做精主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六是持續優化民間投資環境。要落實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緊緊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約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環境,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