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改委 正文

國家發改委:將全力支持香港、澳門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

2022-10-17 17:03 中國發展網
京津冀協同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摘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1+N+X" 規劃體系加快構建,規劃綱要已經出臺并正在大力實施,水資源節約利用水平穩步提升。

中國發展網訊  10月17日上午,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辦首場記者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辰昕表示,將全力支持香港、澳門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鞏固國際競爭優勢,讓香港、澳門從國家發展大局中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趙辰昕表示,區域重大戰略有序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頂層設計已經完成,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北京非首都功能正在有序疏解,雄安新區累計完成投資超過 4000 億元,北京城市副中心每年投資超千億元。長江經濟帶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加快推進,優良水質比例已經提高至 92.8%。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呈現新氣象,以科創產業融合為引領的協同創新產業體系建設成效顯著,重大開放平臺建設進展順利,綠色共保取得新進展,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水平明顯提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1+N+X" 規劃體系加快構建,規劃綱要已經出臺并正在大力實施,水資源節約利用水平穩步提升。

趙辰昕指出,區域發展相對差距持續縮小。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連續多年高于東部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由 2012 年的 21.3%、19.6% 提高到 2021 年的 22%、21.1%。東北地區經濟發展逐步企穩,結構調整扎實推進,近年來東北三省糧食產量占全國的 1/5 以上、商品糧量約占 1/4、糧食調出量約占 1/3,作為我國 " 大糧倉 " 的地位更加鞏固。

另外,特殊類型地區也實現振興發展。832 個貧困縣和 12.8 萬個貧困村全部摘帽,20 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人均生產總值超過 6 萬元,資源型城市資源產出率累計提高超過 36%,邊境地區繁榮穩定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對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趙辰昕表示,大灣區建設實施五年來,取得了明顯成效,"1+N" 規劃政策體系逐步構建,橫琴、前海和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深入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穩步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速提質,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不斷加強,宜居宜業優質生活圈逐步構建,港澳居民在內地生活發展更加便利。

" 在此過程中,我們始終把支持香港、澳門作為重要著力點,不斷優化提升中心城市功能。" 趙辰昕進一步表示,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我們將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科技創新、產業協同、民生改善等重點領域,以橫琴、前海和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為引領,加快推動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完善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 " 兩廊 "" 兩點 " 架構體系,有序推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發展,優化提升世界級機場群、港口群功能,加強公共服務領域共建共享,將大灣區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高質量發展典范。我們將全力支持香港、澳門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鞏固國際競爭優勢,讓香港、澳門從國家發展大局中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