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鄉村信息服務體系逐步健全,累計建設運營益農信息設施46.7萬個
摘要:數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促進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全國現有行政村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農村通信難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中國發展網訊 11月1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數字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
報告指出,公共服務數字化深入推進。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不斷提升數字化公共服務水平。
一是“互聯網+政務服務”取得顯著成效。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基本建成,“一網通辦”“異地可辦”“跨省通辦”廣泛實踐。全國96.68%的辦稅繳費事項實現“非接觸式”辦理,全面數字化電子發票試點穩步推進,電子發票服務平臺用戶數量突破千萬級。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電子政務在線服務指數排名從2012年全球第78位提高到目前的第9位,企業、群眾辦事更加便捷高效。
二是數字惠民水平不斷提升。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達100%,住房公積金小程序服務1.64億繳存人,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13.63億人,電子社??I用人數達6.19億人,全國已審批設置1700多家互聯網醫院。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線上教學、互聯網診療、線上健身等線上服務和無接觸配送有力保障了居民需求。
三是數字城鄉建設縱深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和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穩步推進,全國國土空間規劃數字化監管平臺基本建成,數字孿生流域、水網、水利工程加快建設,智慧交通、應急、廣電等建設成效顯著。數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促進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全國現有行政村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農村通信難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鄉村治理數字化助力強村善治,黨務、村務、財務“三務”在線公開率超過70%。鄉村信息服務體系逐步健全,累計建設運營益農信息設施46.7萬個,提供各類服務9.8億人次。“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帶動農民增收,2021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4221億元。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