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將進一步完善包裝、托盤、周轉箱等標準,努力提高全社會物流運行效率
摘要:加快推廣標準化、集裝化、單元化物流載器具和包裝基礎模數的廣泛應用,是推動物流鏈各環節高效銜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有效途徑,也是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標志。
中國發展網訊 國家發展改革委29日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相關情況。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副司長張祥在會上表示,加快推廣標準化、集裝化、單元化物流載器具和包裝基礎模數的廣泛應用,是推動物流鏈各環節高效銜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有效途徑,也是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標志。
張祥介紹,2014年以來,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從推廣1200mmx1000mm 尺寸規格的標準托盤應用切入,在全國組織開展物流標準化試點,促進包裝箱、周轉箱(筐)、貨運車廂、集裝箱等物流載具標準銜接,提升物流上下游設施設備和服務標準化水平,取得顯著成效。試點企業標準托盤使用率達到80%-100%,平均裝卸貨效率提升3倍以上,車輛周轉效率提升1倍以上,貨損率降低約50%,企業綜合物流成本降低約10%。2014-2021年,全國托盤保有量從近10億片增長至16億片,1200mmx1000mm 尺寸規格標準托盤使用率從23%提升至35%,快消品等重點商貿領域使用率達到70%。物流標準化、集裝化、單元化發展已逐漸成為行業共識。
當前,我國在應用標準物流載器具方面與部分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以1200mmx1000mm 尺寸規格的標準托盤為例,一是標準化水平仍然偏低,經過近年來的推廣應用,我國標準托盤使用率有了較大幅度提高,使用率達到了35%,但與部分發達國家70%-90%的標準托盤使用率還有較大的差距。二是循環共用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國循環共用托盤數量約3000萬片,僅占標準托盤數量的5.3%,而發達國家這一比重在50%以上。三是專業化服務能力有待增強。物流載具租賃、回收、清洗、維修等專業服務網點數量較少,沒有形成網絡;相關專業服務企業數量少,服務能力與市場需求有差距,服務能力有待提升。
張祥進一步表示,商務部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有關要求,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包裝、托盤、周轉箱等標準,加強以標準托盤為基礎的單元化物流系統系列標準制修訂,加快運輸工具、載運裝備、設施體系等標準對接和系統運作,努力提高全社會物流運行效率。
一是加大標準物流載具推廣應用。從生產制造、物流運輸、倉儲保管、末端配送等物流鏈各環節,全鏈條系統推動包裝基礎模數和托盤、周轉箱(筐)等標準化物流載器具應用,進一步提高使用率。二是加強標準銜接。推動倉儲貨架、分揀設備、運輸車輛等物流設施設備標準化建設改造,更好適配標準托盤和包裝基礎模數參數要求。三是促進循環共用。鼓勵供應鏈上下游加強協同合作,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和促進作用,提升服務能力,發展帶板運輸、帶板倉儲、帶板交接,讓托盤、周轉箱(筐)等物流載具“動起來”,促進物流連貫化運作,推動流通全過程“不倒托”“不倒箱”。四是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鼓勵拓展標準托盤、周轉箱(筐)等物流載具的信息承載功能,應用全球統一編碼標識(GS1),將物流標準單元提升為物流操作單元、信息數據承載單元,加強物流載具在物聯網中應用。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