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出臺“22條”打造世界級鉆石產業生態圈
摘要:中國是世界第二大鉆石消費市場,全國超過70%的鉆石及首飾加工聚集在廣東,尤其集中在廣州番禺及周邊地區,承接中國香港、以色列等地的訂單。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李少輝、馮能文、記者羅勉報道 近日,廣州市發布了全國首份圍繞新發展格局支持鉆石產業專項政策——《廣州市把握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促進鉆石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下稱《舉措》),將培育壯大鉆石產業集聚帶,構建以番禺為主體,以荔灣、南沙、花都、從化為四極的“一帶四極”鉆石產業集聚區,打響“廣州設計”品牌。
《舉措》提出,為推動構建鉆石產業新發展格局,集聚全球鉆石產業資源,營造良好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打造富有全球競爭力的粵港澳大灣區鉆石產業生態圈,未來要從9個方面22條舉措發力。
從廣州市商務局了解到,廣州將培育壯大鉆石產業集聚帶,構建以番禺為主體,以荔灣、南沙、花都、從化為四極的“一帶四極”鉆石產業集聚區,升級“沙灣瑰寶小鎮”“大羅塘珠寶小鎮”,扶持小微鉆石企業發展。培育鉆石首飾自主品牌,打響“廣州設計”品牌,推進區域民族品牌提升,支持企業舉辦新品首發活動、收購國際品牌、開展境外品牌推廣等項目。在構建鉆石貿易通關便利化方面,支持在廣州集中辦理鉆石一般貿易通關政策,進一步優化通關監管流程,鼓勵企業設立聯網監管電子賬冊并實行滾動核銷,構建低成本、高效率的保稅展示交易模式。將對標世界重要鉆石產業聚集地,建立產業交流長效機制,搭建行業商貿促進平臺,常態開展線上線下交易,拓寬國際貿易渠道。鼓勵組織及參與全球鉆石線上線下拍賣會、看貨會、投標會、商務對接會等形式多樣的交易活動。
加快行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各行各業大勢所趨。構建線上營銷服務平臺,廣州將打造鉆石直播城市品牌,孵化一批鉆石產業電商直播基地和主題網紅打卡地,依托數字互聯技術開展鉆石定制消費、體驗消費和出口轉內銷業務。
產業起步較早、配套系統完備,是廣州鉆石珠寶產業鏈的稟賦優勢。產、學、研三位一體,提升了廣州鉆石珠寶產業鏈創新鏈發展能級。廣東省珠寶玉石交易中心、廣州鉆石交易中心,為企業搭設了交易、展示、物流、保險、金融、知識產權保護等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中山大學、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等開設了珠寶類專業課程,粵港澳大灣區珠寶設計師俱樂部、番禺珠寶大師工作室等機構應運而生。還有粵港澳大灣區珠寶產業聯盟等行業商協會和聯盟體,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交流平臺。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鉆石消費市場,全國超過70%的鉆石及首飾加工聚集在廣東,尤其集中在廣州番禺及周邊地區,承接中國香港、以色列等地的訂單。最新數據顯示,廣州從事珠寶首飾加工制造和經營銷售的市場主體多達18萬家,僅規模以上企業從業人員就達2.7萬,其中番禺轄區內集聚了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珠寶加工制造企業400多家,銷售企業2000余家,從業人員近10萬。據海關統計,2021年第一季度,廣州市鉆石加工貿易進口33.7億元,同比增長41.5%。
責任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