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新治理與新格局:各方共話數據監管下信用經濟和數字風控挑戰與機遇

2021-10-27 16:25 中國發展網
大數據產業 市場監管 個人信息保護

摘要:目前數據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仍舊面臨數據孤島嚴重、監管缺乏有效平衡、應用創新不足、缺乏理論研究支撐等問題。個人數據產業的發展可以借鑒全球個人征信業發展經驗,從個人信息保護到數據產品服務,不斷推廣到整個個人數據產業。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日前,“第一屆中國信用經濟發展峰會暨2021第三屆數字信用與風控年會” 在深圳召開。本次峰會聚焦征信、大數據與風控實務,邀請政府、學術界、金融界、技術界專家和高管共同參與,助力深圳數字經濟行業創新發展,探尋信用經濟與風控的新征程。零壹財經創始人柏亮在致辭中表示,2021年稱得上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大年”。信用經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數字經濟發展正在進入高潮期,在這樣一個經濟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來研究和探討信用經濟的發展,不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迫切性。

image002

柏亮表示,在疫情和經濟周期影響下,很多企業處于調整期,也是發展比較艱難的時期,但是,得益于信用經濟的發展以及信用創新的支持,很多企業能夠獲得更好的金融支持;放大到整個宏觀經濟中,信用經濟的發展將使經濟能夠以更加平穩、更加有創造力的方式渡過艱難時期,取得更好的發展。

image004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顧問、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原副主任汪路表示,未來會有更多的非信貸的數據應用到個人信用乃至整個信用主體的判斷、管理上來,超出信貸乃至經濟信用交易的數據拿來作為判斷個人信用狀況的補充數據,應當需要法律或監管者明確規范。個人征信監管從嚴,符合當下人們的個人權利意識在覺醒,也符合當下各行各業都在從嚴監管的趨勢。

汪路認為,在守信和個人數據權利的保護上,公共部門要帶頭。建議應首先在經濟信用領域的短板---與中小企業和營商環境密切相關的商務信用基礎服務設施的建設---上要帶頭。另外,公檢法作為重要的公共部門,是社會的底線,需要按照新時代司法精神實行公平正義和仁政,才能更好地為信用保駕護航。

image006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博士劉新海表示,我國個人征信業發展時間較短,征信業法律基礎正逐漸建立起來,目前正在探索新的監管模式。從地理分布看,我國個人征信業遵循從南到北,從大灣區、京津冀到長三角的發展路徑。

劉新海強調,目前數據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仍舊面臨數據孤島嚴重、監管缺乏有效平衡、應用創新不足、缺乏理論研究支撐等問題。個人數據產業的發展可以借鑒全球個人征信業發展經驗,從個人信息保護到數據產品服務,不斷推廣到整個個人數據產業。

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了社會的共識。在本次峰會上,深圳市信用促進會聯合金融壹賬通共同發起成立了“深圳市信用促進會信用經濟工作委員會”。深圳市信用促進會信用經濟工作委員會將總結信用經濟試驗區創建經驗,整合信用經濟相關產業資源,積極探索信用經濟所需的標準、技術、產品和平臺體系,立足灣區、服務全國,助力全國信用經濟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成都市青羊區金融工作局相關工作人員圍繞地方政府探索如何利用信用信息、數字科技創新監管機制、完善金融服務的角度做了題為“信用體系建設的探索”主題演講。

近年來,成都圍繞國家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戰略部署,大力構筑國際化營商環境,而信用體系建設作為營商環境的評價核心和基礎,逐步成為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成都圍繞完善機制提升效率、深化平臺建設筑牢基礎和夯實金融信用基礎設施三方面深入推進信用體系建設,這一系列的舉措推動成都的信用環境不斷優化,“誠信成都”的城市品牌初步形成。

微眾信科CEO耿心偉指出信用科技是數字新基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對企業而言,能夠提升微觀主體增信以獲得金融資源,能夠對上下游客戶的履約行為和履約能力進行輔助決策;對金融機構而言,能夠推動全流程管理以提升金融效率,解決銀企的信息不對稱;對監管部門而言,能夠強化對重要項目金融資本流動的全流程監管。

耿心偉表示征信市場發展一直是國家政策的鼓勵與支持方向。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為行業發展提供制度供給和法律保障。他還介紹了微眾信科在信用科技創新應用層面的一系列探索:一是KYB,即Know Your Business(了解客戶的經營),以企業經營相關數據為核心,多維度全面揭示風險是借貸信息的有益補充;二是KYC,即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戶),以“穿透經營和價值發現”為核心建立智能風控全景方案;三是KYD,即Know Your Data(了解客戶的數據),深挖企業經營相關數據,實時監控,第一時間發現風險。

諾華誠信有限公司首席產品官范春燕發表《國際信用經濟創新》主題演講,強調了區域間征信機構合作的重要性。她表示實現大灣區的互聯互通,即內地與香港、澳門跨境信息互聯互通,這需要在符合法規的基礎上進行的可控信息交流。

《北大金融評論》副總編、深圳市金融科技倫理委員會委員本力表示,算法歧視、算法控制帶來的成癮問題,蓄意入侵、數據質量、隱私、技術故障,知識產權、勒索攻擊等數據安全方面的問題仍然存在。2019年,大數據爬蟲業務曾因數據安全問題遭遇監管風暴,說明在尚未有法律監管的領域開展前沿探索,要符合人類基本的倫理原則。

本力認為法律本身也是為了實現這些倫理原則,但法律是事后的,在法律沒有落地的情況下,倫理的約束具有前瞻性,如果只依靠事后的法律去規范行為,會給社會及行業造成巨大的傷害和災難。涵蓋政府、社會、技術、企業、個人等力量的現代化倫理治理體系是信息安全與數據治理的基石,也是征信行業未來發展中的重要使命。

佳信隆董事長王純紅表示目前企業信用管理現狀仍存在數據孤島,缺少準確、全面的數據,決策低效、存在控制盲點、權限控制不足,存在風險控制漏洞等問題。隨著客戶自身管理需求的提升,信用管理流程化、數字化、自動化顯然已經提上日程。“”RPA、AI、BigData技術將極大提升企業信用管理的價值,任何管理必須有價值,才能被市場推崇,而體現信用管理的價值,需要擁抱科技。數字化轉型會給信用管理帶來效率上的提升,使用數字化信用系統年節約人力成本約150萬元。”

發布天下有限公司CEO、資深企業征信專家羅立基發布《從恒大事件閑話企業征信》主題演講,從恒大事件出發,圍繞企業征信的應用場景、企業征信的市場潛力及征信服務商等內容發表了一系列看法。他認為每一個行業其實都需要做企業征信,企業征信的市場規模與國家的GDP是成正比的。他希望征信服務商能夠量化征信產品的使用效能,這樣才能證明征信產品的性能。同時,還應該教育企業實踐征信,并需要培養更多的征信顧問。

 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曾光表示,在數據嚴格監管模式下,通過擔保公司進行承擔的方式可能不會繼續延續,中小金融機構要依靠自身的力量進行數據治理、風險防控,要夯實風控、數據治理能力;大數據平臺可以尋求向技術輸出轉變,將以往的數據輸出轉換成系統輸出;處理數據核心是實行分類管理和敏感信息“同意”,數字風控應依據信息分類開發科學決策引擎;根據數據處理的具體場景,采取差異化數據風控自動化決策,特別是銀行金融機構要構建多樣性業務場景;非征信牌照的風控數據公司成本更高,流程更復雜。

“數據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收到影響,包括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處理、數據交換、數據銷毀;圍繞數據的保護和運用,需要建立由內而外的數字風控合規體系,涵蓋公司管理各方面。”曾光說。

光大科技創新總監兼戰略發展部總經理王碩認為數智化風控是金控集團的核心,并介紹了光大科技服務集團的“數智化”之路。未來金控集團必將走上“強管控、大協同”的發展之路,而核心就在于全面風險管理,并提出四個子方案,分別為:做好規劃設計,建設“兩層三線四墻”全面風險管控體系;建立全面風險管理系統;建立業務協同管理系統;建立數據共享平臺,數據治理和管控、融合大數據基礎設施、數據中臺、定制化AI解決方案等方面層層遞進,助力智能風控與協同營銷發展。

 零壹財經副總裁、合伙人、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發布了信用經濟發展系列報告之一《隱私計算在金融領域應用發展報告(2021)》,解讀了隱私計算技術的發展背景、技術路徑、產業生態以及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和典型案例等內容。

據于百程介紹,隱私計算賽道崛起主要基于數據隱私保護需求的產生、技術的演進及法律政策的推動等三方面的原因。隱私計算不是指某一個具體的技術,而是一個范疇和集合。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9月底,隱私計算初創公司累計獲得63筆股權融資,公開披露的融資總額達到56.1億元。中國在隱私計算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在國際上占比達51%,接近9000件。目前,金融領域對隱私計算有剛性需求,特別是在風控、營銷、反洗錢等領域。

微眾銀行區塊鏈隱私計算技術負責人李輝忠表示,以往在沒有數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下,一些服務機構通過采購的數據進行數據的學習挖掘建模;但在新的法律法規要求下,這種方式可能會被判定為不合規甚至違法的行為。除了這些挑戰,也會有一些新的機會出現,比如,對于數據需求方,雙方之間的協作關系就有了新的價值挖掘模式。

李輝忠認為,數據生產力釋放需要全鏈路隱私保障。在區塊鏈、安全多方計算、聯邦學習等核心技術的加持下,數據在收集、傳輸、存儲、使用、流轉、銷毀等過程中,可實現安全存儲、可信傳輸、協同生產。

 本次峰會由零壹財經·零壹智庫主辦,深圳信用促進會、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數字經濟研究小組、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成都市青羊區金融工作局、成都市青羊區投資促進局、成都天府文化公園發展服務局、前海零壹時空聯合承辦,深圳佳信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微眾信科協辦,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北京信用學會、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廣東省現代信用管理研究院、橫琴數鏈數字金融研究院提供學術支持,眾邦銀行、捷信、江蘇金融租賃、光大科技、微眾銀行區塊鏈等科技支持。

深圳市康風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零壹財經獨家防疫合作伙伴,為本次峰會提供防疫服務,全方位提升會議安全。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