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第九期南沙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召開

2021-11-02 15:51 中國發展網 張玉君、記者皮澤紅
南沙 粵港澳大灣區

摘要:本次活動聚焦商事制度改革,邀請粵港澳三地專家學者、政府代表、企業代表等約40人出席活動,探討聯動港澳繼續深化南沙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推進與港澳規則銜接,為三地企業提供更高水平服務,打造更優營商環境。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張玉君、記者皮澤紅報道  11月1日上午,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第九期活動——“商事制度改革助推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專題研討會在南沙喜來登酒店順利召開。研討會由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管委會、暨南大學共同主辦,廣州南沙開發區創新工作局、廣州南沙開發區市場監管局、暨南大學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承辦。

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第九期活動——“商事制度改革助推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專題研討會場景

作為全國首個粵港澳常態化交流品牌,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舉辦兩年以來,以“創新 合作 發展”為主線,圍繞粵港澳醫療健康合作、民生服務、青年創新創業、專業人才資格認可、跨境商事糾紛多元解決等主題成功舉辦了九期交流活動,打通了與港澳對接的機制和渠道,推動了一批粵港澳創新合作成果落地,促進三地在多領域持續深化合作,充分發揮了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活動聚焦商事制度改革,邀請粵港澳三地專家學者、政府代表、企業代表等約40人出席活動,探討聯動港澳繼續深化南沙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推進與港澳規則銜接,為三地企業提供更高水平服務,打造更優營商環境。

   積極借鑒港澳與國際經驗,深耕南沙商事制度改革試驗田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張文獻在致辭中表示,廣州南沙作為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和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一直是廣東省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試驗田,近年來相繼推出并落實了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創新舉措。希望南沙繼續發揚改革創新精神,積極發揮排頭兵作用,不斷為全省,乃至全國深化商改探索經驗。

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邢樺列舉了南沙以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為切入點,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績:涉企證照大幅取消整合,投資開辦企業時間大幅縮減,新增市場主體持續大幅增長,市場準入制度性成本大幅降低。為繼續深化改革,積極借鑒對標港澳及國際先進商事制度規則,希望參會嘉賓暢所欲言,為助推灣區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建言獻策。

暨南大學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院長胡軍則表示,南沙攜手暨南大學打造全國首個常態化粵港澳合作交流平臺以來,在加快實現粵港澳三地聯通、貫通、融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本次會議旨在依托粵港澳規則對接平臺資源,匯聚智慧,群策群力,推動自貿試驗區商事登記理念和便利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國家法治化、制度化的現代化建設探索貢獻力量。

 

       匯聚多方觀點,服務大灣區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本次研討會的主旨發言環節由來自市場監管部門的政府代表和粵港兩地商法領域的專家學者分別建言。

南沙區市場監管局局長邱曉鈞指出,南沙謀劃和提出探索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的初衷和決心在于推動商事登記“去許可化”,進一步提升辦理營業執照的便利度、透明度和可預期性。近年來分別從制度機制、技術支撐、監管配套三個方面大力協同推進改革,依托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統一開發的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推動商事登記審批模式從過去的“人工核準”轉變為目前的“智能確認”,在改革審批制度、精簡工作流程上實現了“里程碑式”的跨越。為進一步深化改革,目前正在積極研究借鑒國際化商事制度規則,重點推動地方立法,為深化改革試點提供法治保障,完善監管服務配套。

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助理院長、教授黃輝線上出席會議,他以《香港公司條例》部分重點條款為例,介紹了香港公司注冊和商業登記方面的管理方式、法理基礎以及香港非本地公司注冊等情況,提出探索開展香港與內地商事規則對接合作的重點協調方向,從企業選擇的角度提出在對接國際標準和加強集成化、科技化等方面深化改革的思路。

中山大學法學院周林彬教授列舉了建議南沙爭取建設“商事制度改革特區”的四大抓手:一是全力爭取綜合改革授權,二是創新開展跨境市場主體“審慎監管”,三是擴大“軟法”適用范圍,四是引導和透明化市場預期。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許可注冊處處長龔憲平回顧了廣東首開全國商事制度改革先河、持續提升改革質量和積極破解企業“準入不準營”的變革歷程,指出目前對標國際先進標準,商事制度在精簡材料、審批程序、企業規范日常管理、完善市場退出機制等方面還可進一步優化,要全面貫徹實施《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全力服務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總結廣州南沙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試點經驗,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為全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供先行示范。

主題研討環節,與會代表圍繞深化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創新政府服務管理方式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準入一體化的思路建議展開了一系列交流。企業代表廣東省香港商會常務理事、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陳建榮梳理了香港公司注冊制度的特點和廣東、海南自貿區在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探索方面的亮點,提出要在大數據應用助力簡化登記材料、優化疫情下境外投資者辦理主體資格證明等使領館認證安排、加強改進改革政策措施披露公告和配套產業支持政策等方面積極發力。廣州科語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立磊提出大灣區在商事制度融合、信息互認、培育中小企業成長環境等還有提升空間,如廣深兩地的稅務登記、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等未實現互認,期望南沙能率先推動大灣區城市群實現互認互通,方便市場主體更加自由流動。專家學者方面,商務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長韓家平圍繞近期完成的《中國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研究報告(2011-2020)》,提出當前經濟正在快速進入信用經濟和數字經濟時代,應提高信用建設法治化規范化程度,健全信用監管機制,推廣信用承諾制,便利信用修復,更好支撐放管服改革和營商環境優化。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經濟法研究所書記范世乾強調了完善商事制度改革法治保障要注重制度的整體性,提出在放寬準入的同時,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持續動態監管,確認制不等于完全不實質審查,應加重失信懲戒,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充分利用實名認證、智慧遠程監管等技術手段提升監管效能。

會議同時邀請了南沙區市場監督局、政數局、司法局等部門的代表,對會上專家和企業提出的問題建議做出了回應,表示南沙正以問題為導向,對登記材料繁雜、市場主體注銷難、虛假登記等各方關注的問題加大協同改革和整治力度,加快數據共享和數據對接,認真貫徹實施《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和《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根據具體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加快推動完善制度和法治保障。

 

       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營造更高水平的營商環境

掛牌以來,南沙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高舉改革開放旗幟,“高水平門戶樞紐”建設初現成效,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升,營商環境走在全國前列。商事制度改革作為“放管服”改革的先導,是激發市場活力、優化市場準入的關鍵。近年來,南沙商事制度改革創新的系統性集成性不斷提升,形成一系列創造型、引領型改革成果,成為“放管服”改革中的突出亮點。一是國內首創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對標香港、新加坡等地公司注冊制和國際通行商事規則,在國內率先提出并啟動探索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推進商事登記去許可化,于2020年5月獲得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二是積極完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在廣州市率先開展進一步完善企業簡易注銷登記、個體工商戶簡易注銷登記改革,出臺相關試點辦法,率先完成業務系統改造和啟動試點。三是扎實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南沙片區在省內率先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改革審批事項數量最多、力度最大,走在廣東自貿區三個片區的前列,形成自下而上推動改革實施的“南沙樣本”。

本次交流會上,專家學者、政府和企業代表共同為南沙會診把脈,提出積極推動地方立法和爭取綜合授權、加強粵港澳三地商事信息進一步互通互認,構建完善商事信用體系,強化部門協同與信息集成,探索試點跨境商事主體“審慎監管”等一系列可行建議。下一步,南沙將會牢牢把握自貿區、大灣區雙重國家戰略疊加優勢,吸收交流會專家觀點建議,繼續發揮粵港澳常態化交流品牌作用,借鑒港澳及國際先進商事制度規則,創新與港澳協同發展機制,保持商事制度改革國內領先優勢,營造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