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先進制造業大會發出先進制造山東強音
摘要: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在開幕式暨主論壇上,來自新材料、高端裝備和工業4.0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就全球先進制造業發展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展開交流,共謀推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 | 郭丁源
日前,首屆世界先進制造業大會在山東濟南舉行。“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要把制造業搞上去,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在開幕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通過視頻方式致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制造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2012~2020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從16.98萬億元增長到26.6萬億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
先進制造業大會分論壇現場。賽迪研究院/供圖
山東此時牽手世界先進制造業大會,既是山東服務國家戰略大局的責任擔當,也體現出山東加快建設制造強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自覺意識。“這次大會將集中展示山東成就、發出制造強音,進一步放大山東制造大省、實體經濟大省優勢,激活先進制造業國際交流與合作,助力山東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始終處于全國‘第一方陣’,打造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展示山東成就發出制造強音
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在開幕式暨主論壇上,來自新材料、高端裝備和工業4.0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就全球先進制造業發展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展開交流,共謀推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6.9%,比2019年同期增長45.5%,兩年平均增長20.6%。隨著工業生產需求逐步穩定恢復,上半年制造業投資也保持持續快速增長。
作為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和制造大省,山東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2.6萬家,100多種重點產品產量居全國前三位,高端裝備、新材料、新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化工實力全國領先,因此有條件、有能力成為全國推動制造業邁上價值鏈高端的樣本和典范。
“我向大會的主辦方表示感謝,這次大會展現出他們奮力發展的決心和智慧,這是一個促進制造業領域合作非常及時且合適的時機。”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前總干事卡洛斯·馬格里諾斯在視頻致辭時,對山東舉辦世界先進制造業大會表示了高度贊賞。
當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以先進制造業為引領的新工業革命正重塑全球制造業格局,推動產業鏈深度調整。對世界而言,需要搭建一個展示先進制造業發展成果、促進供需對接合作的權威平臺,通過聚合產學研各方力量、匯聚國內外高端智力資源,共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在這種背景下,舉辦世界先進制造業大會可謂恰逢其時,它不僅能為各方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也為山東制造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契機。
山東制造業走過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向強的光輝歷程,初步形成了產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結構完備的現代制造經濟體系,總體呈現出“大、全、優、智、活”的特點。“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工業增加值持續快速增長,到2020年達到23111億元,占生產總值比重為31.6%,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占比27.2%。2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83家企業上榜中國制造業500強,7個產業集群入選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據介紹,面向未來,山東制造業需要在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優化提升產業鏈、加快數字化發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山東始終把創新擺在制造業發展的核心位置,全面加強制造業開放合作,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對于國內外先進企業有很大吸引力,在大會上有不少企業表達了投身山東先進制造業發展大潮的強烈意向。
為先進制造業提供好環境
現場大屏幕上,山東高端裝備制造的一項項成就令人矚目。面對全球裝備制造業的重大變革,創新仍是驅動發展的第一動力。
“我們總結全球裝備制造業有‘五變’,即動能變、需求變、模式變、科技變、格局變,針對這些新變化,我們大力推進低碳化、服務化、互聯化、智能化和全球化轉型升級。”山東重工集團總經理江奎表示。
“山東作為全國重要的有色金屬材料產業基地,是有研科技集團布局的重點。”有研科技集團董事長趙曉晨說,集團正依托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發力量,助力山東打造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創新和產業重要基地。
在2020年底舉行的山東省經濟工作會議上,山東提出“突出制造業主戰場,對標德國制造,加快打造先進制造業強省”。不久前舉辦的“2021對話山東——德國·山東產業合作交流會”系列活動中,雙方深化創新合作,共謀產業發展。
在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理事長孔翰寧看來,世界先進制造業大會是雙方合作的又一契機:“我確信首屆世界先進制造業大會將幫助雙方共同塑造創新文化。”
“隱形冠軍”概念提出者西蒙顧和咨詢公司創始人赫爾曼·西蒙認為,“中國的中小企業和‘隱形冠軍’必須在全球化過程中迎頭趕上。”山東高度重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與發展,已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6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424家、單項冠軍501家、瞪羚企業709家、獨角獸企業13家,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山東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為先進制造業企業發展提供了沃土。“三菱電機(中國)已有6家工廠被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我們將加大在山東項目的推進力度,投身山東綠色制造發展的大潮中。”三菱電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穎川剛志說。
產業鏈升級加強國際合作
“中國在積極探索和實行‘雙循環’的發展新模式,因此中國希望與歐洲企業建立合作。”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兼華南董事會主席高志豪(Klaus Zenkel)表示,歐洲也同樣需要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歐洲企業認為中國企業極具創新能力,希望同中國企業緊密合作。
從全球化的角度來看,“供應鏈的構建”要建立在合作的基礎上,各國都要創造一個有利于跨國公司落戶的營商環境。日中經濟協會北京事務所所長川合現說,希望日本企業能提供高標準、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與中國合作。
荷蘭貿易促進委員會濟南、青島代表處首席代表曾鳴(Ming Eikelenboom)表示,荷蘭是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推動者,同時也是受益者。在中國“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荷蘭貿易促進委員會愿意為荷中兩國政府、企業、科研教育機構建立溝通渠道,搭建合作平臺,為兩國先進制造業合作共贏提供有力的支持。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一級巡視員張忠軍認為,山東制造業要聚焦“基礎”打造產業發展“硬實力”,聚焦“市場”助力山東企業“創新機”,聚焦“服務”當好企業發展“娘家人”,聚焦“合作”拓寬產業交流“朋友圈”,深化產業鏈對接協作,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產業鏈間企業信息共享,實現合作共贏。
先進制造業是決定一國經濟和綜合實力強弱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并日益成為全球各國角逐的焦點。加快先進制造業創新發展步伐無疑是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加快推進制造強國戰略的核心工作。張忠軍表示,在此大背景下,“世界先進制造業大會”把握制造科技未來趨勢和先機,致力于培育新動能、賦能新生態、構建新格局,凸顯“前瞻性、權威性、國際性、協同性和務實性”,致力于推動更多合作成果落地,將會議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先進制造業盛會。此次大會也將進一步放大山東制造業大省、實體經濟大省的優勢,進一步釋放區域制造創新潛力,推動山東省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助力制造強省和制造強國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全球一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