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山西大同雙提升發力 平城老舊小區迎來蝶變

2021-12-07 10:24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山西 老舊小區

摘要:抓項目、編計劃,科學推進不漏項。平城區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共涵蓋13個項目、25個小區,涉及居民11947戶、建筑面積約107.8萬平方米。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一手抓工程改造、一手抓社區治理”兩條主線貫穿全過程,實現“工程改造”與“社區治理”雙提升。堅持民生導向、問題導向,推動老舊小區改造不斷向“改善居住環境、推進社區治理、創建美好生活”三位一體目標聚焦。強化“項目管理”,讓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踏實落地,實現了轄區內老舊小區的蝶變。

抓項目、編計劃,科學推進不漏項。平城區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共涵蓋13個項目、25個小區,涉及居民11947戶、建筑面積約107.8萬平方米。全區著力加快項目前期論證,按照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分類編制年度改造計劃,做到符合改造對象范圍的老舊小區應入盡入,為盡早開工建設創造條件。設計了“五保四提升”的改造方案,優先以保基礎的小區內道路、燃氣、電力、排水、供熱等基礎設施更新改造為重點推進。加緊推進老舊小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補齊短板,優化功能。依法合規辦理各類前期手續,確保安全審查不漏項。全過程按照統籌推進、突出重點、責任明晰、精準管控的原則,實施“一圖三單”項目化管理,做到“掛圖作戰、跑表計時、到點驗收”。

 圖為大同市平城區老舊小區福華園改造后整體風貌。平城區發展改革局/供圖

圖為大同市平城區老舊小區福華園改造后整體風貌。平城區發展改革局/供圖

圖為大同市平城區老舊小區云波里安裝的監控系統。平城區發展改革局/供圖

圖為大同市平城區老舊小區云波里安裝的監控系統。平城區發展改革局/供圖

抓政策、統財力,資金渠道有保障。在山西省、大同市兩級發展改革委的指導和幫助下,平城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扎實敲定需改造小區范圍和施工內容,全力做好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申請。依托中央投資牽引,統籌地方財力,積極引導居民出資參與。落實專業經營單位出資責任,協調供水、排水、燃氣、電力、供熱等部門共同參與、同步施工、全面改造。統籌考慮改造項目需求和債務風險防控要求,積極爭取年度專項債券額度,拓寬改造項目資金來源。

抓監管、保安全,事中事后全覆蓋。平城區嚴格落實日常監管責任,做到開工到現場、建設到現場、竣工到現場。嚴把質量和工程安全,全面排查配套基礎設施及公共空間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形成責權明晰的項目管理責任體系。暢通市、區、業主單位、管線單位點對點的聯系機制,重點破解管線老舊,空中“蜘蛛網”造成的安全隱患及影響美觀等問題。建立“發展改革部門+行業部門+項目單位”的協調推進機制,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優化空間布局和建設時序,緊盯投資完成率、資金支付率,按月跟蹤任務完成情況,提升投資效益。嚴格按照國家、山西省有關規定組織竣工驗收。

抓黨建、暖民心,長效管理共建美好生活。平城區堅持“群眾滿意為最終目的”的理念,傾聽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精抓痛點,打造“菜單式”“一攬子”服務。按照“政府引導,居民主導”的原則,改不改居民拿主意;怎么改居民提意見。以基層黨建為引領,探索“黨組織+業委會+N個自治組織”的“1+1+N”自治管理機制,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積極鼓勵居民戶內同時實施微改造,實現一次“翻新”、長期受益。創新協調治理機制,著重處理好政府與社會、局部與整體、面子與里子、數量與質量、標準與多元五方面關系,實現了一小區一方案,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