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西海岸新區新經濟崛起 奮進正當時
摘要:記者問:“38秒能做什么?在賽輪集團的智能工廠里,一條輪胎能采集生產過程的所有數據,然后實時傳輸到生產線上,只要38秒就可以成型下線?!?/p>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王菁、記者安然報道、新經濟是引領經濟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自2014年獲批國家級新區以來,新經濟項目已成為青島西海岸新區經濟發展的生力軍。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把握數字化、融合化、生態化發展趨勢,加速培育壯大新經濟,進一步釋放新經濟發展的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讓越來越多的人才參與到西海岸新區新經濟建設中,匯聚起西海岸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力量。
記者問:“38秒能做什么?在賽輪集團的智能工廠里,一條輪胎能采集生產過程的所有數據,然后實時傳輸到生產線上,只要38秒就可以成型下線。”
要知道,在過去研發一款新產品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來測試上萬條輪胎,而現在通過大數據和機理模型,每臺設備在安裝調試空負荷時就鎖定了所有規格型號的運行參數……這一切,都得益于工業互聯網注入的發展新動能。
賽輪集團青島工廠IT服務部長 師景龍:“我們每一條(客戶定制)輪胎,它都有芯片,它就像會說話一樣。每一條行駛中的輪胎,我們都能夠實時掌控,確保出行安全。這是目前我們正在發往全球近200萬條輪胎,它走到哪兒了,什么情況,都能及時掌握。”
去年6月11號,賽輪集團發布了全球首個投入使用的橡膠工業互聯網平臺——“橡鏈云”。就是這樣一顆“工業大腦”,讓賽輪實現了從傳統輪胎生產車間人工操作到智能機器人替代全流程的改變,真正達到了全鏈接的智能制造。
賽輪集團青島工廠IT服務部長 師景龍:“‘橡鏈云’針對行業痛點難點,把智能制造范圍從基于生產現場的生產控制優化、整個企業內的運營決策優化,提升到產業鏈價值鏈優化閉環,助力橡膠輪胎產業鏈實現全局資源最優配置和制造模式創新,“橡鏈云”實現了賽輪99%的制造設備互聯,實現工藝自動化和操作流程化。”
“開放、共生、共贏”的生態系統,不僅推動了橡膠產業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也為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添磚加瓦。目前已有3200余家供應商、2000余家經銷商及近60000家門店入駐,實現企業內部運營和上下游企業的全面互聯互通。
歲末時節,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保稅物流中心的唯品會青島中心倉一派繁忙。日韓等國的商品堆滿貨倉,工作人員正在熟練地分揀,各司其職,井然有序。青島中心倉啟用后,唯品會在全國各地的倉庫得到了最高效補貨,消費者購買國外尤其是日韓商品,下單到收貨從15天降至2天內,用戶體驗大大提升。為促進跨境電商產業發展,青島西海岸新區頻出新招,在產業、人才、資金、技術、營商環境等方面不斷發力。從2016年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先后打造了全國首個以海運為特色的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山東省首家以跨境電商為特色的保稅物流中心、山東省首家實現“前店后倉”+“線上線下雙融合”的中日韓消費專區電商體驗中心,讓百姓真切感受到跨境電商帶來的紅利。
青島西海岸新區保稅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總裁 江南:“新區港口、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加上它優越的營商環境和產業政策,助力了我們園區能夠大跨步的發展。從3月份,我們陸續開通了青島到大阪、東京、河內的雙向貨運包機,目前已經運行了300多班,5000余噸貨物,其中僅跨境電商出口這一項就占總貨量的60%以上,后續還將開通美線、歐線,不斷的去實現空中航線的“公交化”。今年,我們又聚焦‘直播帶貨’這一新興的業態,啟用了4000多平米的跨境電商直播基地,形成了集‘店播+倉播+場播’多維度的跨境電商直播生態,成為了現在網紅達人熱捧的‘天然直播場景’和打卡地。”
今年1至10月,青島西海岸新區完成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近百億元,同比增長426%,創出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西海岸速度”和“西海岸模式”。
青島西海岸新區保稅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總裁 江南:“11月份,省市區三級基金共同發起定向投資了我們園區,這對我們園區來講意義非凡,資本的注入更加激發了新區整個跨境電商產業生態發展的活力,這恰恰說明了‘買全球、賣全球’的跨境電商已經成為新經濟時代發展的新動能。”
作為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從企業和時代需求出發,成立新經濟發展促進工作領導小組,專門設立政府直屬處級事業單位新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出臺了《關于促進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新經濟重點領域,形成“主管部門+責任單位+功能區”的融合作戰體系。目前,青島西海岸新區已建立新經濟重點項目庫,190個入庫項目總投資超2000億元,同時開辟多條新經濟主賽道,實現社會經濟發展“換道超車”。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