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青島西海岸新區:勇擔國家戰略打造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2021-11-26 10:31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青島西海岸新區

摘要:前三季度,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規上工業總產值、貨物進出口、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3%、45%、50%,對青島經濟發展貢獻度達1/3,綜合實力超過山東10個地級市。

本報記者 | 程暉

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勇擔經略海洋、融合創新等重大國家戰略,在山東落實中央賦予的新舊動能轉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使命任務中先行先試,以攻堅突破促高質量發展,推動“十四五”各項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圖為青島西海岸新區會展之濱中鐵博覽城。李偉/攝 

圖為青島西海岸新區會展之濱中鐵博覽城。李偉/攝

今年上半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6%;前三季度,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規上工業總產值、貨物進出口、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3%、45%、50%,對青島經濟發展貢獻度達1/3,綜合實力超過山東10個地級市。

突出海洋發展主題

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

西海岸新區加快實施海洋戰略、率先實現藍色跨越,積極探索全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新路徑,為促進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率先轉型發展、建設海洋強國發揮積極作用。

一是突出科技興海。集聚國家級涉海創新平臺12個、院士工作站24家、涉海人才6萬余名,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中船重工海洋裝備研究院投用,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項目團隊入駐新區。建設吸氣式發動機等國家大科學裝置,藻酸雙酯鈉片成為中國首個、全球第五個海洋原創藥物,全球1/5的海洋藥物在新區研發上市,“海洋石油119”等30余項關鍵技術全球領先。

二是聚焦產業強海。引進塔福能源、山東海洋集團冷鏈總部等海洋領域億元以上項目47個,加快建設總投資2000億元的109個海洋重點項目,培育壯大船舶海工、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冷鏈等六大優勢產業集群。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大型養殖工船開建,全球首臺雙燃料船用發動機成功交付,國內作業水深最大的“中國三峽101”海上風電實驗平臺吊裝下水。

三是堅持生態養海。建成全國首個智慧海洋管理平臺,持續開展藍色海灣整治,累計投資近100億元,整治提升岸線130公里,正積極創建全國“美麗海灣”。創新實施海洋碳匯工程,推進離岸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試驗,海洋能綜合開發走在全國前列。

深化改革創新舉措

釋放先行先試新活力

西海岸新區始終堅持“新區之新,在于創新”,把創新擺在發展的核心位置,發揮改革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關鍵作用,力求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力做強創新引擎,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上率先試、出經驗”指示精神上實現更大突破。

一是堅決踐行融合創新戰略使命。古鎮口核心區34項示范任務基本完成,全國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發展座談會成功召開,示范區影響力全面提升。水下水面、航空航天等百億級產業集群加速培育,無人艇、渦噴發動機等一批高端產品定型列裝,古鎮口核心區集聚項目170余個、總投資1200多億元,融合創新企業達210家。

二是持續放大國家級新區體制機制優勢。山東省委省政府為加快西海岸新區發展,專門出臺《關于支持西海岸新區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2個方面支持舉措,為西海岸新區發展注入了新動力。249項省級權力事項順利承接實施,實現“省級事、區內辦”。

三是努力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發布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20個領域600余項改革攻堅舉措,全國首創企業設立智能登記系統,95%的企業設立登記實現全程電子化,上線企業服務平臺,出臺“有需必應、無事不擾、政策即享”服務企業17條措施,形成一證(照)通、極簡審批等136項經驗,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整體評價優秀,開辦企業等9個領域成為全國標桿。

四是全力建設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成立科技創新委員會,實施105項關鍵技術攻關,7項入圍國家科學技術獎,熱物理實驗大科學裝置列入“十四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深化校城融合,中科院大學海洋學院等5所駐區高校啟用迎新,打造青島國家海洋科學城核心區。推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等。

聚焦新舊動能轉換

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勢能

新區圍繞“一核引領、三點布局、陸海統籌、智變融合”產業規劃,聚焦新一代半導體等9大重點產業鏈,加快構建鏈群化先進制造業體系,以平臺思維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全國新舊動能轉換趟出“新路子”。

一是“四新”經濟全面起勢。堅持把發展“四新”經濟作為搶抓未來先機、實現迭代增長的“爆破點”,加快推進科大訊飛等786個新經濟項目,“四新”經濟投資占比達到50.7%。聚力發展“芯屏”產業,突出抓好總投資超千億元的30余個項目,芯恩集成電路8英寸芯片投產,青島半導體高端封測11月試生產,安潤集成電路封測及設計研究中心完成主體施工,覆蓋設計、制造、封測、應用的半導體全產業鏈條初步形成;一期總投資160億元的青島光電顯示新材料產業園落地,總投資35億元的中南高科青島光電產業園等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近100億元的京東方物聯網移動顯示端口器件生產基地加快建設,單個項目預計實現產能200億元、新增就業1.5萬人,光電顯示全產業鏈集群加速形成。“四新”經濟增加值預計增長20%,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7.6%,高新技術企業突破700家、產值占規上工業的62%。

二是雙招雙引提質增效。堅持把高質量雙招雙引作為賦能實體經濟、牽動工作全局的“生命線”,全面實行鏈長制,成立產業鏈專班,引進國橡中心新材料等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36個、總投資2196億元,其中百億級項目3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24個。引進華為、商湯科技等人工智能頭部企業,國家廣播電視網高新視頻中心、山東省超高清視頻制造業創新中心入駐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預計年內入駐企業超過200家。建設國際人才社區,健全“人才+項目+資本”招引機制,“冰鑒”人才產業云平臺總部等22個產才融合項目落地。今年以來引進培育各類人才4.7萬人,人才總量達到70萬人。

三是項目建設攻堅突破。堅持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抓發展保穩定、調結構增質量的“牛鼻子”,頂格推進達索融合創新中心等總投資近8000億元的1578個重點項目,開工在建產業項目1100個,青島智能無人系統創新研究院等29個省級重點項目開工率達82.8%、投資完成率達119.4%,北方國際智慧物流港等58個市級重點項目開工率達91%、投資完成率達105%。前三季度,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1%,民間投資、制造業技改投資、工業投資、高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16.7%、61.3%、61.5%和70.8%。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