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活力 中小企業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摘要:以小微聯動“零售業務快速發展”、以小企業聯動“公司業務高質量發展”,“兩小”成為助推全行業務發展的強大“雙引擎”。
青少年冰球隊員進行訓練。新華社
當前,我國已進入新時代與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我國大中小企業的努力,富有競爭力的企業是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高質量發展必須把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作為各類經濟政策的重要出發點,真正打牢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微觀基礎。
冬奧會帶動“冰雪經濟”
助力體育事業發展
世界目光聚焦“雙奧之城”,北京冬奧盛會引發全民關注,滑雪等冰雪運動的關注度顯著增加,激發了人們對于冰雪運動的參與和熱情。奧運健兒們在賽場上拼搏,網友則在網上拼購起了滑雪裝備。據新電商平臺拼多多發布的冬奧熱銷榜單顯示,自冬奧會開幕以來,單板滑雪板、滑雪護具等商品銷量漲幅明顯。此外,冬奧會期間,拼多多推出了大量商家自補加平臺官補的冬奧熱門商品。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連接老百姓生活需求與消費品產業供給的紐帶,拼多多將堅持站位消費者,希望助力高品質、高性價比產品走入千家萬戶,保障市場供應,促進消費潛力釋放。”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委托國家統計局1月發布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以來,截至2021年10月,全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為3.46億人,冰雪運動參與率為24.56%,實現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極大推動了冰雪運動與體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除拼多多外,作為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人力資源服務獨家供應商的BOSS直聘也充分發揮人力資源領域的專業優勢,全力配合北京冬奧組委做好人力資源相關工作,在保障成功辦賽的同時,更著眼于為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留下豐厚的人才儲備。借助冬奧契機提升各類人才對冰雪產業和體育產業的關注度,為中國冰雪運動乃至體育事業發展提供助力。同時發揮平臺優勢,拓寬后冬奧時代各類專業人才的輸送渠道。未來也將充分發揮其在青年群體中的影響力與平臺優勢,積極傳播奧林匹克精神。
高質量發展是創新驅動的發展,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只有創新驅動才能推動我國經濟從外延式擴張上升為內涵式發展。據了解,BOSS直聘首創了互聯網“直聘模式”。該模式以科技為依托,為應聘者和聘用方提供了直接溝通的平臺,大幅提升求職招聘效率,并給予雙方更多選擇的機會,從而提升社會整體人力資源配置效率。根據月活躍用戶數據,BOSS直聘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招聘平臺。其服務用戶數超過1億。除此以外,BOSS直聘非常重視平臺安全風控能力的提升,保護求職者的信息安全等。BOSS直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趙鵬表示,BOSS直聘將持續加大在求職招聘科技基礎設施與研究上的投入,升級人工智能、求職安全風控等有關招聘服務的技術能力。
以科技賦能抗疫
讓科技逐漸走向民用民生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消毒”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各種消毒產品和防疫物資也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為抗疫勝利提供強大保證。據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華玫科技集團帶領所屬24家企業參與抗疫物資捐助活動。將出口海外的22.25噸價值2000萬的“云朵玫瑰香療露”無償捐贈給武鋼總醫院、方艙醫院等多家醫院和學校等13所機構,集團結合多年對玫瑰藥用價值科研開發,利用云朵玫瑰中特殊芳香物質,協助調節環境,抑菌殺菌、凈化空氣,獲得普遍好評。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華玫科技集團根據防疫形勢和防疫需要,對“云朵玫瑰香療露”全力攻關,進行技術改進,經過上百次的科研測試,成功研發出云朵玫瑰消毒劑第二代產品,即“云朵玫瑰(生物)消毒液劑”。2021年2月,華玫科技集團委托其下子公司成都鵬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云朵玫瑰(生物)消毒劑的三個樣品,送交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P4實驗室自費檢測,針對該產品的滅活新型冠狀病毒等滅活效果、殺滅對數,做技術鑒定。檢測結果顯示,云朵玫瑰消毒劑具備防御新冠病毒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云朵玫瑰消毒劑的消殺功效優異,其核心技術在于產品純植物配方。云朵玫瑰消毒劑作為特定研制的消殺產品,除了防御新冠病毒,其國際香型的標準,還為人體構建一道“天然型”的保護屏障,創造一個病毒無法傳播的“防火墻”。在抗疫的道路上,科技賦能抗疫,是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必由之路,同時也帶動了企業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深耕普惠金融
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金融與經濟共生共榮。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張家港農商行是2001年全國首家由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的農村商業銀行,也是全國首批上市和實施跨區域發展的農商行。二十年來,該行始終不忘支農支小初心,堅持“專業、專注”經營理念,與時俱進大力弘揚敢為人先的“張家港精神”,踐行“讓普惠金融觸手可及”的企業使命,持續推進“做小做散”戰略,在秉承“背包”精神、傳統IPC技術的同時,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浪潮,探索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
錨定方向,保持戰略定力。據悉,張家港市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縣級市之一,規模經濟占據主導地位是張家港市經濟結構的顯著特征之一。據了解,該行改制成立之初,曾遭遇戰略迷茫期,一度效仿當地大型銀行“重對公輕零售”的經營模式,最終發現此模式并不適合自身發展。深刻反思后,該行不斷探索調優經營戰略,堅定回歸本源,確立了“做小做散”的戰略定位和“兩小雙輪”的經營理念。
實施“兩小”驅動,增強引擎動力。該行將小企業部、小微金融事業部升級為一級部門,與公司金融部錯位分層經營,在內部形成“兩小雙輪”競速機制,打造“兩小”專業化引擎。
完善三類平臺,確保保障給力。據悉,該行為了能更好地匹配普惠金融“量大額小”的特點,也為了深化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大力創新線上化系列產品和服務等,完善了分布式核心業務系統、全流程數字信貸系統以及多維度風險管控系統。
統籌四個維度,強化隊伍能力。據悉,近年來,該行在選聘上注重年輕化;在培訓上注重系統化;在成長上注重多元化,打造“有為者有位”的干事創業氛圍;在管理上注重全面化。
瞄準五個目標,塑造品牌活力。據了解,該行著力提升客戶體驗,注重精準供給,創新主動服務機制,熔煉小微文化,并爭創標桿銀行。值得一提的是,該行重視打造特色品牌,以小微聯動“零售業務快速發展”、以小企業聯動“公司業務高質量發展”,“兩小”成為助推全行業務發展的強大“雙引擎”。該行“做小做散”戰略實施,走出了一條差異化定位、特色化經營、專業化發展之路,實現了自身高質量發展。(張杉 梁暢水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潘強)
責任編輯: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