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數據中心節能遭遇瓶頸 液冷時代今年全面到來

2023-01-17 15:15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數字化轉型

摘要:趙雷向本報記者透露,最近三四個月,寧暢冷板式液冷的訂單數量及客戶咨詢量突飛猛進。“2023年會有大量基于冷板式的模式落地,冷板式的成本越來越接近于讓大量的主流客戶實際應用?!?/p>

本報記者 | 崔立勇

“該擠的都擠得差不多了,數據中心的節能已經進入了新的瓶頸期,我們需要想新的方法。”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日前表示。

何寶宏分析,PUE(數據中心能耗評估指標)在2013年前下降快速,最近幾年開始趨緩。他說,液冷方案發展快速,技術已經成熟,生態亟待完善,目前大約處于產業化爆發的初期階段,未來空間很大。

據悉,隨著數字化轉型、數實融合進程的不斷加快,各個領域對算力需求不斷增加。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數據中心規模持續擴大。與此同時,作為能耗大戶,數據中心的節能減排備受關注,在“雙碳”目標下,綠色低碳成為數據中心發展的必然要求。

寧暢總裁秦曉寧判斷,2023年將迎接全面液冷時代的到來。“風生水起”,她對數據中心冷卻方式進行了形象的概括——風,是指風冷;水是指液冷。她表示,風液混合和冷板式液冷方案已經非常成熟,浸沒式方案更加高效和綠色節能。隨著算力需求的變化和新的技術平臺發布,液冷方案將逐步成為行業的普遍選擇。

秦曉寧進一步分析,在“東數西算”工程中,大型數據中心需要一體化部署和規劃,在建設之初,就有必要全面考慮PUE的降低,滿足碳排放的要求。

資料顯示,從制冷方式看,數據中心主要有風冷與液冷兩種方式。液冷的冷卻能力是空氣的1000~3000倍,且液冷對環境要求低,適應性強。液冷又主要分為浸沒式液冷與冷板式液冷。寧暢是集研發、生產、部署、運維一體的服務器廠商,位居中國服務器市場占有率前四的位置。秦曉寧表示,寧暢提供務實的解決方案,有效平衡動力與能耗,各種冷卻方式全部實現了產品量產。她強調,寧暢務實地提供“量身定制”的算力支持,技術創新和定制化是過去和未來都不改變的戰略。

寧暢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趙雷告訴本報記者,液冷方案迅速發展主要來自兩方面的驅動。首先是我國對節能減碳的政策要求,包括對PUE值的限制和階梯電價等。其次是芯片算力增長帶來單芯片散熱難度的增加,隨著風冷解決能力上限的臨近,未來單靠風冷方式難以解決散熱問題。

趙雷分析說,浸沒式液冷的部署成本高,數倍于傳統數據中心的冷卻模式,目前主要在頭部客戶的智算中心或超大型數據中心應用。未來兩三年時間,有望逐步在互聯網、電信、金融、制造業落地,大規模發展還將經歷不短的過程。從宏觀角度看,包括寧暢在內的產業界正在共同努力,進一步提升浸沒式液冷的實際使用效果和長期運行穩定性。

寧暢日前發布了12款全新G50系列服務器產品,搭載第四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覆蓋風冷、冷板液冷、浸沒液冷三種散熱方式。其中,寧暢B7000浸沒式液冷服務器,在保障高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散熱功耗,整體PUE≤1.05。

趙雷向本報記者透露,最近三四個月,寧暢冷板式液冷的訂單數量及客戶咨詢量突飛猛進。“2023年會有大量基于冷板式的模式落地,冷板式的成本越來越接近于讓大量的主流客戶實際應用。”

何寶宏表示:“以算力為核心的產業數字化,正在各個行業迅猛加速。但與此同時,地域與行業的結構性配置與標準完善、節能低碳發展、算力與成本平衡、算力使用難度等問題仍然存在,解決這些問題的答案不能僅依靠算力堆疊,而是更需要基于對行業與技術的洞察與理解,找到平衡發展之道。”

秦曉寧表示,如今行業已經冷靜下來,對數據中心及其技術設備的選擇更加接近于真實需求,不再浮夸地追求高大上或最高算力,而是在算力業務的未來發展和需求之間尋找平衡的最優解。“我們認為,越是火熱躁動的行業環境,越需要縱觀全局洞悉趨勢靜下心思考。”她說。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