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與杭州余杭聯合成立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
摘要:人形機器人是指外觀和功能與人相似的智能機器人,比一般機器人具有更加復雜的結構、傳感、驅動和控制系統,有的具有類人的感知、決策、行為和交互能力。
中新網杭州8月27日電(記者 王逸飛)27日,作為“浙江經濟第一區”的杭州市余杭區舉行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會上,當地與浙江大學共同建設的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下稱創新中心)成立并揭牌,目標打造機器人領域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高等級創新高地。
人形機器人是指外觀和功能與人相似的智能機器人,比一般機器人具有更加復雜的結構、傳感、驅動和控制系統,有的具有類人的感知、決策、行為和交互能力。
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朱世強在會上介紹,創新中心實行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主任(院長)負責制,愿景是“讓機器人更好服務人類”。“我們以產品化、產業化作為科研業務的牽引,改變以單點技術來描繪產品的傳統思路,轉變為以真實產品目標來定義技術需求。”
會議現場。余杭區委宣傳部 供圖
據了解,該中心目標在五年內建成一支由兩院院士領軍,總體規模200人以上的高水平機器人專業化研發隊伍,研制不少于30款先進機器人產品,引育落地含領軍企業在內的機器人企業不少于50家。
中國機器人產業正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當前多地正布局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創新中心所處的余杭既是“浙江經濟第一區”,又是該省的創新高地,其此番聯合名校共建創新中心,也對外傳遞出在該領域有所作為的雄心。
從先天條件看,當地位于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核心區,科研、制造和人才資源集聚,擁有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四大省實驗室以及杭州超重力場等重大科研平臺,還入駐有浙江唯一的省級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和未來工廠推廣應用中心。
具體到機器人產業各領域,余杭集聚了一批技術過硬、知名度高的企業,基本覆蓋整機制造、零部件、系統集成、行業應用等產業鏈上下游。
“在機器人賽道上,我們將打造以人形機器人創新引領,涵蓋工業、服務、特種機器人支撐發展,智能制造、文旅教娛、商貿物流、生活服務、醫療康養、城市建設與治理六大應用領域的‘1+3+6’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體系,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與產業高地。”該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當地明確,力爭到2027年實現機器人全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200億元,集聚機器人相關企業不少于300家,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突破50家,獲首版次、首批次、首臺(套)裝備認定不少于20項,形成“2352”余杭機器人產業品牌矩陣。
責任編輯:宋璟
(原標題:浙江大學與杭州余杭聯合成立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